水体的溶解氧是决定水体的藻、菌和水体其他指标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决定养殖是否成功、饲料比、生长速度的一个主要指标。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合理的对待溶解氧这个指标,不能够脱离溶解氧去谈水质和生长速度等等经济指标。
一、养殖水体溶解氧的来源和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通过增氧机、风力等等机械动力、水和大气的自然交流渗透。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低于大气中的氧含量(地球空气中大约含有体积为20.947%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将会源源不断的向水体中溶解,一直到水的溶解氧和大气的氧含量平衡或者水体的溶解氧已经是饱和了(8.4mg/L25度),这时候氧气向水体的移动才会停止。
这里就提出一个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增氧剂是否放出氧气速度越慢越好?是否需要24个小时的放氧才能够保证水体溶解氧的含量?是否氧气放出速度快了会马上跑到大气中?通过上面的机理的分析告诉了大家;是不会的,因为我们水体尤其是池塘底部水体的溶解氧远远还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氧气还是主要是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移动而不会水体的氧气向大气移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是选择放出氧气速度快的增氧剂为佳,这样才能够迅速的提高和维持养殖水体的溶解氧。
但是;大气的氧向水体渗透过程由于水本身具有比较高的表面张力,如果我们没有增氧机、风力等等机械动力的帮助,这个自然渗透过程是非常缓慢,而且这个移动主要发生在上层的水中,对于深层的水体如果没有增氧机、风力等等机械动力使水体发生上下交流,是很难形成有效的氧气交流。
上面这一点说明了使用增氧机的目的:
一是为了打出水花,提高水体和大气接触的界面,提高溶解氧向养殖水体溶解的速度。
二是促进养殖水体的上下交流。
增氧机提高了水体和大气接触的界面,但是增氧机通过曝气对水体溶解氧的贡献值是相对比较低,增氧机最主要作用是促进了养殖水体的上下交流,把上层经过光化作用的富含氧水打到池塘底部。所以;要提高增氧机的增氧效率,就应该合理的依照这个原则进行指导我们的开机时间。不要认为阳光好就不需要开增氧机了,而恰恰这种天气条件下开动增氧机的增氧效率施最高的。
2;浮游植物(藻)的光合作用
浮游植物(藻)的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是养殖水体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在阳光灿烂的条件下,养殖水体的透光层中(透光层的厚度和养殖水体的透明度相关),水体的溶解氧是处于超饱和状态,其溶解氧可能是超过溶解氧饱和度的200-300%左右。所以在我们的水产养殖过程中,午后这个时候是开动增氧机的的最好时机,这时候开动增氧机的目的就是;把这一层处于超饱和的溶解氧的水打到我们不透光的、溶解氧相对比较低的底层水中,同时把底层水交流到上层进行光合作用。有些养殖户认为;中午阳光那么好不需要开动增氧机的看法就有点不是那么的合理了。还有一点就是;到底是清水养殖好还是有藻养殖好?从溶解氧这个角度而言,养殖水体应该是有藻才能够提高水体的溶解氧。
二、养殖水体溶解氧的消耗
水中溶解氧的消耗主要途径是
1;水中的溶解氧向大气扩散。
一般很少发生这种现象,只是当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已经超过了溶解氧饱和度5倍以上才可能会出现。理论上当水中的溶解氧超过1个以上的大气压,水体的氧就会扩散到大气中。通过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在下午采上层水测水体溶解氧的时候会发现;我们养殖水体的上层水的溶解氧会持续几个小时溶解氧含量大于饱和度。
但是,当水体产生激烈运动的时候,会加剧溶解氧向大气扩散的速度,所以我们使用增氧机的时间也是我们保持水体溶解氧的一个技巧。太阳下山后的傍晚,光合作用消失了但是上层水体的溶解氧还是比较高的,这时候是否可以适当减少增氧机的开动?光合作用最高的中午时段是否反而应该把所有增氧机打开,把上层溶解氧超饱和的水交流到底部才是提高底部溶解氧的最佳时机?这一点对于有习惯认为中午阳光好无须要开增氧机的养殖户是要考虑一下的。
2;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氮循环过程、水体的自净过程)是养殖水体的耗氧主体。
据文献报道;水体和底部的有机物分解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几乎占了整个水体溶解氧消耗总量的80%。所以;要提高水体溶解氧、提高底部的溶解氧,最佳方法是降低水体和底部参加氮循环的有机物含量,从而降低微生物的代谢。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提出减少微生物活动减少是我们首选的底部改良、水质改良方法的依据。降低水体中有机物含量可以通过清淤、晒塘、养殖过程中的中间排污、换水这个过程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评说塘生态、塘复康、海恩等等,使水体中含氮有机物钝化成为微生物无法分解的惰性物质来完成。
3;养殖生物的呼吸作用
养殖品种对溶解氧的消耗量是取决于其的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越高,所消耗的溶解氧就越多。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的养殖密度越高,需要的溶解氧就越多。还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就是我们养殖水体中的单细胞植物(藻)要是水体消耗溶解氧的主题,我们养殖水体的藻在没有阳光的时候就进入了呼吸作用过程,其加入了耗氧的生物群。所以我们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一定的透明度,把藻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数量。
三、增加溶解氧的措施
水中的溶解氧,除了是我们所养殖的对虾呼吸、水中其他生物如藻等等呼吸要求所需要的之外。水中溶解氧还是池塘水体水质好与坏、对虾是否健康生长、饲料比是否合理的决定性因素。水体有充足的溶解氧是我们水产养殖的一个必须条件之一。所以;我们主要的水质改良、底部改良工作,最根本的目标就是,通过不同的手段,减少水体和底泥的耗氧量、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当然,水体不符合南美白对虾生理要求的pH、硬度等等也是我们水质改良的改良对象。对虾养殖需要水体的溶解氧在4-6mg/L,如果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到1-2mg/L的时候,对虾有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被迫浮到水面直接呼吸大气中的氧气,这种现象就是我们生产中所叫的浮头,当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到0.5mg/L以下,对虾就可能出现死亡。水体长期溶解氧不足的时候,对虾将会食料量大大的减少,饲料的同化率(饲料蛋白转化为对虾的机体蛋白的比例)会明显下降,饲料比升高,同时对虾也容易患病。所以提高水体溶解氧不单单是为了保持良好水质的条件,还是提高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条件。据文献报道;溶解氧长期保持在5mg/L以上的水体和溶解氧长期在2.7以下的水体比较,所养殖的水产品,饲料报酬几乎相差50%。
提高溶解氧的手段主要手段有;
1;机械增氧
机械增氧是我们最为效果和常用的一种提高水体溶解氧的方式。也是我们最为熟识的养殖改良水质和底部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增氧机和换水。
2;化学增氧
目前我们常用的化学增氧剂是过碳酸钠、过氧化钙为主。化学增氧剂在传统养殖中是一种应急用的增氧剂,主要用于泛池的抢救。在现在的水产养殖中,这两种增氧剂也普遍用于水质的改良,通常放在底改这一类产品中。但是;增氧剂是一种对介质要求水分非常低、金属含量不能高的化学物质,所以,增氧底改之中的增氧剂到底能够保持多少时间不降低?这一点是值得考虑的。
目前常用增氧剂的比较
3;生物增氧
生物增氧就是利用藻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4;减少耗氧量
1)通过清淤、晒塘、排污、铺底膜等等手段,减少底泥和水体的微生物繁殖等等活动的条件。
2)通过化学方法评说塘生态、塘复康、海恩等等,使水体中含氮有机物钝化成为微生物无法分解的惰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