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世纪华中战区张小康
鳢类总称乌鱼,俗称黑鱼,才鱼,生鱼等。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一种高级保健水产品。在医药上也有很大的成就,其肉食之有生肌补血,收敛的功效,是我国的重要出口水产品之一,目前国内主要养殖品种有乌鳢,月鳢,斑鳢,国内养殖最多,养殖规模最大的就是乌鳢。乌鳢因其适应能力强,疾病少,苗种易解决,便于活体运输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在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地都有大量养殖,主要养殖面积在两广。随着水产养殖行业的高速发展,出口量大大增加,从事乌鳢养殖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据笔者在湖南益阳从事一线服务得知,近几年乌鳢的价格很不理想,大部分养殖户年年亏损,只有少部分养殖户在行情低迷,疾病高发的环境里赚了钱,在这样的环境下,让很多从事乌鳢养殖的人失去了信心,不得不另谋他路:转行,养殖其他品种,去外面从头再来的不在少数,只有少数人坚持了下来,继续从事乌鳢养殖。那就值得好好反思了:为什么别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赚钱?养殖是有风险的,不是年年都稳赚不赔的,那么我们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获得高产、高效益呢?笔者就这些问题与大家浅析乌鳢的养殖管理要点。
一、生物习性:作为乌鳢养殖者,我们首先要了解乌鳢生活习性,根据其生活习性设定管理技术才是最科学、最有保障的。乌鳢是底栖性鱼类,生活在池塘的底部,喜栖在沼泽,湖泊水草茂盛、软泥底质的浅水处,在臭水沟里也有分布,对温度,水质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适应性很强,乌鳢生存水温为0~41℃,生活适温为16~30℃,冬季在泥中越冬,有辅助呼吸器官,耐低氧。乌鳢为凶猛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为食,性贪食,食量很大,在养殖过程中不能过量投喂,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在食物不充足时候会相互残食。
二、底质改良:俗话说的好,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乌鳢是底栖性鱼类,底质的好坏是决定乌鳢养殖成败的一大重要因素。底质恶化直接影响到乌鳢的生长、摄食和发病率、直接影响水质。底部是万病之源,大量的致病菌、病毒、有毒有害物质、气体都是底质恶化所产生的,进而影响水质变化,恶化,底好水才能好。首先我们要做好底质的改良,一年到头池塘中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都沉积在底部,形成底泥,每年都要进行清塘、清淤、晒塘。生石灰是广大养殖户的首选,消毒最彻底,还能够提高池塘中的自净能力,用生石灰消毒,每亩125~150公斤,以pH值达到11左右能维持2小时为标准。在乌鳢养殖过程中,大量投喂冰鲜鱼、海鱼等饵料,产生大量的残饵,鱼体排出的大量粪便,沉积在底部,经过积累,从而导致底质恶化,养殖过程中处理底质问题建议使用大厂家的底改产品,如北京水世纪的专利底改产品“强效底净”,养殖乌鳢的底改专家,一般7~10天一次,一月3~4次,定期使用能够氧化底部残饵,粪便,有机质,减少池塘耗氧,提高池塘整体溶氧。同时能抑制池底厌氧致病菌的繁殖,从根源上解决发病率高的现状。
三、水质调控:底好非常重要,水好同样重要。水是生物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鱼生活在水中,鱼类从水中获得溶氧,水不好直接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和饵料系数,水质调控也是乌鳢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很多人认为乌鳢耐低氧就觉得溶氧高点低点无所谓,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相反的,水中溶氧充足是鱼类生长的必要条件,水质才能稳定,溶氧充足才能保证乌鳢的健康生长。乌鳢通常以投喂冰鲜鱼、湖鱼、海鱼为主,池塘的水质调控很难搞,这些鱼投下去的代谢产物很容易引起水质恶化,变坏,所以要定期调水,稳定水质,解除池塘中有毒有害物质,调水建议定期使用高含量的多元有机酸“水博士”调节水质,稳定水质,解除毒素;使用“优加益生菌”或“黄金益菌素B型”分解有机质,抑制蓝藻爆发,保持水体清爽,让乌鳢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有利于高产,养出高效益,才能在养殖乌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未来。
小结:在水产养殖中每个品种都是有市场,有前景的,由于行情低迷,很多养殖户放弃养殖乌鳢,2016年养殖面积大量缩减,有望未来几年行情会升温,三分养七分管,管理很重要,疾病主要还是要以预防为主,抓住两大关键:外以溶氧为核心养环境,内以人营养为核心养体质。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来博得更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