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泥鳅繁殖前的准备工作

时间 : 2023-09-08 02:38:20 投稿人 : Sawyer 点击 : 加入收藏

繁殖泥鳅必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为产卵孵化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保证顺利产卵和孵化,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泥鳅繁殖前的准备工作 | 淡水养殖

(1)产卵池的准备

可采用家鱼人工繁殖用的产卵池,或者选择稻田、池塘、沟渠,水深保持在15一20厘米。也可用网片或竹篱笆围成3一10米2的水面作为产卵场所。若能保持微流水则更佳。另外,水泥池、大塑料盒、桶、水缸或其他容器均能作为产卵用设施。产卵场所使用前都要消毒,水深20厘米时用生石灰消毒,每立方米水体施15一20克。也可以用漂白粉消毒,每立方米水体施4克药。

(2)鱼巢的准备

鱼巢宜选用质地柔软、不易腐败、能漂浮在水中的材料,如棕榈片、杨柳根须、金鱼藻等,近年来也有用柔软的绿色尼龙编织带,织成宽5厘米、长80厘米的人工鱼巢,用前都要经过消毒处理。用2%浓度的食盐水浸泡20一40分钟,也可用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20克药化水浸泡20分钟左右;还可用漂白粉消毒,每立方米水体4克药化水浸泡20一30分钟。浸泡后吊在池中离水10厘米处,上方用芦席或草包遮荫,备用。

相关文章

  • 河蟹脱壳期养殖户要做好哪几方面工作
    河蟹脱壳期养殖户要做好哪几方面工作

    河蟹脱壳是河蟹生长的标志,从幼体到成熟蟹大约经过18次脱壳,每次脱壳其体长和体重都进行一次飞跃式的增加。其脱壳生长受环境,特别是水温、水草以及饵料的影响,如果环境不良,脱壳生长将受到抑制或停止,因此,河蟹能否顺利脱壳,在脱壳时进行正确的管理,对提高河蟹的成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1、判断河蟹脱壳方法(1)看水草中或浅滩是否...

    169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鲟鱼养殖之心外膜脂肪织炎防治技术
    鲟鱼养殖之心外膜脂肪织炎防治技术

    1、病症与病因病鱼体表无明显病理变化,解剖可见有严重的脂肪肿,心脏表面颜色为灰褐色到黑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可见受损坏的细胞在血管周围向中心集中,或呈带状沿心外膜边缘脂肪组织分布,严重时炎性细胞大量浸润,组织增生,脂肪被炎性细胞和增生组织所代替,而脂肪组织下面的心肌层未见异常。脂肪组织细胞坏死。此病仅见于高首鲟。致...

    2614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乌龟加温饲养要注意哪些问题?
    乌龟加温饲养要注意哪些问题?

    无论是寒冷的冬季,还是昼夜温差大的夏季,都需要主人为宠物龟进行温度调节,将环境温度控制在宠物龟适应的范围内,冬季加温,夏季降温,需要主人的细心养护。那么,龟加温饲养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一、提供舒适环境龟在冬天需要始终保持一个温暖的环境,而由于它们不停地游走、爬动,在家中很难找到一处温暖所在将其固定住,所以就需要一个环境相...

    2089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捕获稻田鱼种技巧
    捕获稻田鱼种技巧

    10月份是稻田鱼种捕获时期。但若起捕不当,会造成大批鱼种死亡。必须掌握的措施如下:一、疏通鱼沟,鱼溜挖深。在养殖期间,由于鱼的捣动,使鱼沟、鱼溜由深变浅,由小变大。因此,必须灌满田水,挖深鱼沟,鱼溜40--60厘米。鱼沟较少的养鱼稻田,可以重新挖开一条宽70厘米、深40厘米的鱼沟,使鱼沟直通鱼溜,也可以在水口处挖一小坑...

    7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螃蟹成蟹养殖几大误区
    螃蟹成蟹养殖几大误区

    误区一:池塘不消毒清塘是养好蟹的主要措施,因为每年养殖后的池塘底部沉淀了很厚的有机质及黑色污泥等有毒物质。来年养殖时,易污染池中的水质。池底有害菌、病毒及寄生虫较多,特别是感染过"抖抖病"的池塘更要清塘消毒。池中有很多大型的敌害幼虫及卵在泥土中越冬,如不除之,来年会影响河蟹生长。具体清塘可用华诺威"清塘灵"(水剂或粉剂...

    181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寄生虫性鱼病细菌性鱼病细菌性鱼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寄生虫性鱼病细菌性鱼病细菌性鱼病防治技术

    一、寄生虫性鱼病主要是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舌杯虫、小瓜虫、孢子虫、锚头鳋、鱼虱,还有好发寄生在口腔、鳍条的聚缩虫。桂花鱼对敌百虫较敏感,用0.3ppm浓度便会对鱼体有害致死,故一般不使用。应使用灭虫精、敌虫死敌鱼虫、杀虫雷、百虫净、杀虫灵、鱼虫清和高锰酸钾等药物(使用方法参照说明)。在杀灭小瓜虫时,注意千万不要使用...

    2034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

    1、症状患病早期,病鱼的口腔、头部、胸腹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鳃丝溃疡、充血,严重者鳃丝腐烂。剖开腹腔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胆囊肿大,有的鱼肛门红肿并伴有液体溢出,病鱼全身病变,在水中行动迟缓或阵阵狂游。2、病原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鲁克氏耶氏森氏菌等为主的多种细菌。3、发病原因一是水质恶化,池底...

    1178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垂钓鱼塘的饲养管理要点
    垂钓鱼塘的饲养管理要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适应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发展垂钓鱼塘产水产养殖业提高效益的又一新举措。供垂钓的鱼塘的饲养管理及病害防治与常规养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最近,笔者对一些垂钓鱼塘进行了调查,认为其饲养管理要掌握以下几点。1、放养品种齐全。通常垂钓鱼塘往往放养一些容易上钩的、且规格较整齐的大路品种,如尾重2...

    4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要点
    池塘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要点

    1、养蟹池条件与设施1.1养蟹池选择与改建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池塘。防逃设施可用钙塑板、玻璃钢、白铁皮、尼龙薄膜等材料,以木、竹桩等作防逃设施的支撑物,防逃墙高0.6m以上。养蟹区四周挖蟹沟,面积2平方公顷以上的还要挖井字沟。池塘蟹沟宽3m,深0.8m;稻田四周蟹沟宽5~10...

    64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太湖大闸蟹养殖之幼蟹、蟹种的培育设施
    太湖大闸蟹养殖之幼蟹、蟹种的培育设施

    (一)土池面积可大可小,一般为600平方米~3000平方米。面积小,精养程度高,可获较高的单产,其缺点是水质易变化。面积大,水质较稳定,但难以管理。选择池埂宽、无渗漏、保水力强、东西向、长方形,坡比为1:3~1:4,有进、排水系统,水深1m~1.2m的浅水池塘,沿池埂的四周浅水区种植茭白、茨菇、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池埂上...

    197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如何正确放苗才更有利于提高放苗成活率?
    河蟹养殖户如何正确放苗才更有利于提高放苗成活率?

    加深水位水位要深至60~100cm。深水位放苗可以为蟹苗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提高成活率,还可以防止青苔大量滋生。放苗前测水pH值7.5~8.5比较适宜河蟹的生长,过高时使用“好水解毒宝”+“生力菌”防气泡病。氨氮高于0.2,水体不稳定,干撒“好水底毒净”或外泼“氧生源”+“速立安”进行降解。亚硝酸盐高于0.1,使用“新...

    142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无公害河蟹标准化生产之成蟹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
    无公害河蟹标准化生产之成蟹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饲料种类1.植物性饲料:豆饼、花生饼、小麦、地瓜、土豆和各种水生植物等。2.动物性饲料:小杂鱼、螺蛳和河蚌等。3.配合饲料:按照河蟹生长营养需要,应符合NY5072的规定制成颗粒饲料。(二)投饵方法1.“四看”投饵:看季节:6月中旬前,动物、植物性饵料比为60:40;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45:55;8月下旬至1...

    43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夏季大闸蟹池塘伊乐藻的控制管理技术
    夏季大闸蟹池塘伊乐藻的控制管理技术

    新蟹池内适量栽种伊乐藻有利于净化水质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为河蟹池塘提供天然饵料,促进河蟹生长发育。但是随着水温升高,伊乐藻容易出现“疯长”现象,从而影响河蟹活动,并且容易造成蟹池缺氧和大面积败草破坏水质。因此,必须加强对伊乐藻的控制与管理。1、人工清除部分伊乐藻一是漂浮和腐烂的伊乐藻应及时捞出水面;二是间隔三米左右,整行...

    35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蓝鳃太阳鱼养殖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蓝鳃太阳鱼养殖常见病的防治技术

    蓝鳃太阳鱼主要疾病有车轮虫病、舌杯虫病、烂鳃病。1、车轮虫病车轮虫病由车轮虫寄生于皮肤或鳃部引起,镜检鳍部可看到虫体布满整个鳍部。症状:鱼体呈黑色,身体瘦弱、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离群独游,行动缓慢。治疗方法: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5:2),用量0.7毫克/升。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单用硫酸铜每立方水用0.7克亦可,疗...

    1986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控制黄鳝病害在黄鳝养殖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控制黄鳝病害在黄鳝养殖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黄鳝在自然环境中抗病能力很强,主要是因为黄鳝没有人为伤害且自身体表有粘液保护难以致病。而人工养殖时,从市场上收购的黄鳝或多或少都会受伤,一旦受伤,易为病原微生物打开大门,如果养鳝池中致病微生物达到了一定数量,黄鳝就易发病,一般药物难以奏效。因此,控制黄鳝病害显得尤为重要。1、引种严格把关。发现伤残体弱以及肛门淡红色患有...

    1257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