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变暖,来店检测水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其中不乏有些塘口水清、虫子多。毫无疑问,这类塘口多数指标严重超标(氨氮、亚硝酸盐)。诊断的结果也多数是因为水没有肥起来(水中微生物、藻类较少),而这个时候水草也还没有长成型,水体的净化能力不足。加之温度回升,池塘土壤底肥释放到水体当中,导致了塘口污染、指标严重超标。
水清、指标高!
许多师傅们耐不住性子,眼看水清,虫子多,生怕蜕壳受到影响,总是迫不及待寻求如何杀灭“小白虫”的方法。这个时候,以往连蜕壳期能否解毒、改底、打水都需要反复考虑的谨慎感全然忘却,陷入了“虫子不杀越来越多”、“虫子不杀睡不着觉”的不安之中。
杀了虫子,虫子也许会没有,但是它也破坏了水体的生态环境。有的缺氧了,有的水浑了,有的草脏了,有的水体的污染更重了,这都是看不见的“危害”!
关于虫子,耐心的了解一下“它”,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水体当中有影响的虫子一般有两类:浮游动物和寄生虫,至于其它的水生昆虫基本无害我们不在这里细说。
浮游动物主要的典型代表就是:枝角类的“小白虫”。它主要摄食的就是池塘当中的藻类和有机碎屑。在我们肥水的过程当中经常喜欢使用一些菜饼、豆浆或者农家肥等肥料来“补充营养”。殊不知,这类肥料可溶性差,也就是说这些东西不是全部溶解的,有杂质!这就为我们的“小白虫”提供了很好的天然饵料。有吃的,当然繁殖的很快!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养殖户陷入了(肥水→长小白虫→杀小白虫→肥水→长小白虫→杀小白虫)的恶性循环。越杀虫水越容易浑,关键在水草,伊乐藻活力好水清无须不处理虫子。
那么出现“小白虫”如何来处理?
Ø首先就是测水和镜检“藻类”:看看水质指标是否偏高,藻类还多不多?水质指标好、藻类还比较多的池塘,只需要保持水体的“肥度”,有一定的净水能力就行;
Ø水清,指标高的池塘:这个时候水环境已经较差,可以采用灯光诱捕、大量换水以及解毒的方法来调节水质,或者干脆把水位加上来!等藻类繁殖上来后,水质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那么小白虫我们还管不管?不要管!小白虫带来的影响多数是人为的!肥了水→虫子多→水清了→接着肥→指标高,最终影响螃蟹!记住,出了小白虫,慎肥水,多打水,多测水!有的人说:“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虫子这么多影响螃蟹怎么办?”我刚才也说了,虫子多的塘,水质指标正常就不会影响螃蟹!
那既然有可以杀掉虫子的药物,为什么不让我们用呢?当然是为了成活率啊!长虫子的阶段多数是在早期(温度升高,水草成型后虫子也就没了),而这个时候又是蜕壳的关键时期,早期的刺激、缺氧、水变都会造成成活率低下!螃蟹去哪儿了?
第二大类就是寄生虫“纤毛虫”,寄生在河蟹、青虾体表(鳃部、腿部、外壳等),最近几年我们也能够在水草上面发现“纤毛虫”,可见我们的养殖环境已经不知不觉恶化得相当严重了。
纤毛虫怎么办?改底、外泼营养帮助蜕壳!
上图我们也看到了,长了寄生虫是没办法杀的!药物用的轻了没作用,用的重了恐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刚才我们也说,水体当中一般是没有寄生虫的,多数还是来自于底层!因此,如何让螃蟹、青虾蜕下壳来才是关键?适当外泼一些营养抗应激的帮助虾蟹蜕壳,待到虾蟹长大、活力变强,自然就没有危害了!
我们是“佛系”卖药,保守治疗!螃蟹养殖,说难就难、说简单就简单!难在你费尽心思研究药物,处理小白虫、处理青苔、处理蓝藻,你做了很多看似“有技术、有含金量”的工作,最后却没有效益!简单,简单在如果你看明白了哪些工作是重点,少些烦恼!少点纠结!多关心螃蟹自身的感受,而不是追求你自己眼中的舒服!那么,丰收就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