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感染,将是5月份虾蟹大量偷死的隐形杀手

时间 : 2023-09-03 01:15:45 投稿人 : 弘义 点击 : 1793 次 加入收藏

前言:

每年一季大闸蟹养殖,让大家最担心的是苗种一壳后的成活率,然后温度升高,塘口环境无异化,甚至是水清草好,但是,很多塘口会出现损蟹,死虾现象。为此,有人会把每年的:5月。称为养蟹虾行业开启的黑色5月。谈5色变。

目前,针对于5月开启的莫名损蟹,死虾现象,很多行业人士,厂家几乎众口一词:病毒感染,弧菌感染。于是,很多厂家,推出很多高大上的产品:噬弧王,冻干粉,弧菌清等等,成份都是高大上,神秘不能示人,笔者这几年通过市场了解,这些所谓弧菌神药,实际上是含苯扎溴胺成份的普通消毒剂而已。至于冻干粉目前还没有权威机关定义,只是商家自嗨而已。

如果真的是弧菌感染的损蟹,死虾,既然以主要成份苯扎溴胺成份的消毒剂是有效的,那么其它如:戊二醛,碘剂,含氯消毒剂,石灰及罗素类消毒剂应该对弧菌也是有效的。理论上如此,但是为什么每年五月很多养殖区却无药可止呢?

问题是,我们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太信任你身边无孔不入的渔药店,厂家技术人员的所谓专业了,这些年几乎他们推介什么,我们只能用什么,他们宣传什么,我们就信什么。

不信怎么办?我们自己也没得多少有效的选择。实际上,随着网络技术的完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接触科学的养殖知识来提高我们的养殖管理水平,解决养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今天,我们回到正题:5月开始的损蟹,死虾现象,除了病毒感染,会有其它原凶吗?

现在我们告诉大家:肝吸虫,学名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sinensis(Cobbold,1875)Looss,1907,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liverfluke),华肝蛭。将是目前对虾蟹类养殖生物的又一杀手。

肝吸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又称肝吸虫病。本虫于1874年首次在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908年才在我国证实该病存在。1975年,在我国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本虫虫卵,继之又在该县战国楚墓古尸见该虫卵,从而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历史。从上可以看出,湖南,湖北水网区,及产螺区,肝吸虫是一直存在的。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感染,将是5月份虾蟹大量偷死的隐形杀手

一、病害源的要素。

中文学名

华支睾吸虫

拉丁学名

Clonorchissinensis

别称

肝吸虫

动物界

扁形动物门

吸虫纲

分布区域

亚洲,我国华中,华东地区几乎全部存在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感染,将是5月份虾蟹大量偷死的隐形杀手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感染,将是5月份虾蟹大量偷死的隐形杀手

肝吸虫照片

二、虫源形态特征

1、成虫

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虫体大小一般为10~25×3~5mm。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感染,将是5月份虾蟹大量偷死的隐形杀手

(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形态

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前者位于体前端,后者位于虫体前1/5处。

消化道简单,口位于口吸盘的中央,咽呈球形,食道短,其后为肠支。

肠支分为两支,沿虫体两侧直达后端,不汇合,末端为盲端。

排泄囊为一略带弯曲的长袋,前端到达受精囊水平处,并向前端发出左右两支集合管,排泄孔开口于虫体末端。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1对,前后排列于虫体后部1/3,呈分支状。两睾丸各发出1条输出管,向前约在虫体中部汇合成输精管,通储精囊,经射精管入位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缺阴茎袋、阴茎和前列腺。

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个,浅分叶状,位于睾丸之前,输卵管发自卵巢,其远端为卵模,卵模周围为梅氏腺。卵模之前为子宫,盘绕向前开口于生殖腔。受精囊在睾丸与卵巢之间,呈椭圆形,与输卵管相通。劳氏管位于受精囊旁,也与输卵管相通,为短管,开口于虫体背面。卵黄腺呈滤泡状,分布于虫体的两侧,两条卵黄腺管汇合后,与输卵管相通。

2、肝吸虫的虫卵

虫卵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端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瘤。卵甚小,大小为27~35μm×12~20μm。从粪便中排出时,卵内已含有毛蚴。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感染,将是5月份虾蟹大量偷死的隐形杀手

三、肝吸虫生活环境

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排出,在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体消化道孵出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经历了胞蚴、雷蚴和尾蚴3个阶段。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小龙虾,河蟹则侵入鱼体内,虾蟹肌肉等组织内发育为囊蚴。人类及哺乳类动物为终宿主,因食入含有囊蚴的鱼,虾蟹而被感染。囊蚴在人体内十二指肠内脱囊。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后尾蚴沿肝汁流动的逆方向移行,经胆总管至肝胆管,也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经腹腔进入肝胆管内,通常在感染后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人体的寿命尚缺准确数据,一般认为有的可长达20~30年。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为典型的复殖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后尾蚴等阶段。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蟹。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虫多时可移居至大的胆管、胆总管或胆囊内,也偶见于胰腺管内。

成虫产出虫卵,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类的消化道内孵出毛蚴,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成为胞蚴,再经胚细胞分裂,形成许多雷蚴和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尾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蟹类,则侵入其肌肉等组织,经20~35天,发育成为囊蚴。囊蚴呈椭球形,大小平均为0.138×0.15mm,囊壁分两层。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感染,将是5月份虾蟹大量偷死的隐形杀手

囊内幼虫运动活跃,可见口、腹吸盘,排泄囊内含黑色颗粒。囊蚴在鱼,虾蟹体内可存活3个月到1年。囊蚴被终宿主(人、猫、狗等)吞食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被软化,囊内幼虫的酶系统被激活,幼虫活动加剧,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幼虫循胆汁逆流而行,少部分幼虫在几小时内即可到达肝内胆管。但也有动物实验表明,幼虫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到达肝胆管内。

囊蚴进入终宿主体内至发育为成虫并在粪中检到虫卵所需时间随宿主种类而异,人约1个月,犬、猫约需20~30天,鼠平均21天。人体感染后成虫数量差别较大,曾有多达21,000条成虫的报道。成虫寿命约为20~30年。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感染,将是5月份虾蟹大量偷死的隐形杀手

四、中间宿主亚种分类。

作为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可归为4科6属8个种,最常见的有:纹沼螺、赤豆螺(傅氏豆螺)、长角涵螺。这些螺均为坑塘、沟渠中小型螺类,适应能力强。螺不能在水内生活,尾蚴不能逸出,而进一步发育为囊蚴。

华支睾吸虫对第二中间宿主的选择性不强,国内已证实的淡水鱼宿主有12科39属68种及小龙虾,河蟹,溪蟹,青虾,沼虾等水生动物。但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养殖的淡水鲤科鱼类,如草鱼(白鲩,鲩鱼)、青鱼(黑鲩)、鲢鱼、鳙鱼(大头鱼)、鲮鱼、鲤鱼、鳊鱼和鲫鱼等特别重要。野生小型鱼类如麦穗鱼、克氏鲦鱼感染率很高。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感染,将是5月份虾蟹大量偷死的隐形杀手

五、目前,华支睾吸虫病目前对水生养殖动物的危害成高发态势。

其危害性主要是针对于被感染生物的肝脏受损及甲壳内肌肉的水溶性萎缩症。病变主要发生于肝脏的次级胆管。成虫在一般情况下清明后,经水体中螺内散播出毛蚴后,开始对鱼虾蟹进行感染,小龙虾,及河蟹在感染了肝吸虫毛蚴后大约经过28天左右的潜伏期,将会在二壳期左右,集中出现病理症状。

其中,河蟹发病期略早于小龙虾,开始出现空壳,肌肉水溶症,肝胰脏充水,行动迟缓,翻身不力,困难现象。缓慢消瘦后出现连续偷死性损蟹。

小龙虾发病略迟于河蟹,约在5月中旬开始,以两龄成虾感染最为严重,死亡率非常大,而且会交叉感染,可以做到灭绝性暴塘。

大闸蟹,小龙虾感染二期毛蚴严重时,其肌肉内会形成溶液区,使附足内产生大量病灶及积液。在肝胰等脏器门脉区周围可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的萎缩变性,甚至形成溶解性肝异化。形成阻塞性肝黄疸。大量壳内积水,俗称“水瘪子”。自5月份开始,出现小龙虾出水死,笼内死现象,大闸蟹上水线偷死,每天早晨浮蟹现象不绝。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病)感染,将是5月份虾蟹大量偷死的隐形杀手

©饶小坤拍摄

六、关于水产养殖中肝吸虫害的防治办法:

大闸蟹及小龙虾发病分析及防控建议:

在5,6月份肝吸虫毛蚴自螺蛳内大量扩散前,4月份全塘使用2一3次药物进行相关处理,具体建议如下:

①吡喹酮类药物:常用剂量为每次150mg,每日拌料投喂,对水体使用苯扎溴胺,或胍内脂类药物消毒。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②在发病期,使用阿苯达唑类内服驱虫药拌料:使用这类高效广谱驱虫药,剂量为每次30~25mgg/拌料100公斤左右,连续投喂10日左右。并对发病塘口每5一7日使用消杀类印楝碱药品进行控治中间宿主螺内毛蚴的滋生与繁殖。

通过以上针对性预防和给药,我们相信形成5,6月份对蟹虾暴死的现象将有效被控制,希望本文对广大养殖户朋友有所帮助!

作者:老潘

相关文章

  • 如何进行稻田养殖螃蟹?
    如何进行稻田养殖螃蟹?

    除了做好稻田养蟹的基本设施工程外,还应抓住以下几个技术关键:(1)清田消毒田块整修结束,每亩用生石灰30~35公斤泡成乳液,全田泼洒,以杀灭敌害和病菌,补充钙质。如为盐碱地田块,则应改用漂白粉消毒,使稻田中的田水漂白粉呈20ppm的浓度。(2)栽好水稻养蟹稻田,宜选用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率强的高产单季稻品...

    85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鲫鱼主养模式应该注意掌握以下技术
    鲫鱼主养模式应该注意掌握以下技术

    鲫鱼肉嫩味美,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丰富,既是餐桌上的佳肴,也是传统的药用保健食品,对医治营养性水肿、脾胃虚寒和妇女产后体虚、催乳有较好功效。同时鲫鱼还具有适应性强、食性杂、病害少的良好养殖特性。主养鲫鱼是近几年创造的一种高效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以下技术:(一)池塘条件鲫鱼有喜集群、潜入淤泥和...

    2534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千万别和虫子较劲
    河蟹养殖户千万别和虫子较劲

    天气逐渐变暖,来店检测水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其中不乏有些塘口水清、虫子多。毫无疑问,这类塘口多数指标严重超标(氨氮、亚硝酸盐)。诊断的结果也多数是因为水没有肥起来(水中微生物、藻类较少),而这个时候水草也还没有长成型,水体的净化能力不足。加之温度回升,池塘土壤底肥释放到水体当中,导致了塘口污染、指标严重超标。水清、指标...

    294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奥尼罗非鱼的养殖及鱼苗培育技术
    奥尼罗非鱼的养殖及鱼苗培育技术

    1、将鱼苗池鱼塘的水排干,每亩可用5O千克生石灰消毒杀死鱼虾,暴晒2天。  2、 进水时要用4O目网布隔水进池塘,第一次回水进到8O厘米深时停止,并用鱼茵清消毒水体。第二----三天将鱼苗放回池(塘)培育,放苗弟二天每亩池(塘)下基肥或绿肥草2OO千克,七天后弟二次进水2O---30厘米,加绿肥2OO千克。  3、奥尼...

    2728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

    黄颡鱼又名盎斯鱼、江颡鱼,为渔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易饲养,价格高,效益好。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优质上等水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黄颡鱼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中,生存温度范围广,一般为0℃~39℃,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2℃~28℃,水体最适宜PH值范围为7.0—8.5,适宜溶氧量为3.0毫克...

    2907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户不用愁,海大罗非料帮你避开链球菌病!
    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户不用愁,海大罗非料帮你避开链球菌病!

    临近7月的时候,大规格罗非鱼面临两难的选择,如果投料,怕长速不够,达不到出鱼规格,链球菌病发病时损失更大,如果不投料,肯定是大规格过链球菌病,风险率直线提高。那么能不能投喂?用什么料投喂,能快速拉大规格?海大客户给你提供一个真实的案例。据往年统计,罗非链球菌病一般会在7月中下旬来临,因此,我们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打理...

    1199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河蟹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
    河蟹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

    目前饲养养殖方法主要有粗养、单养、鱼蟹混养3种方式。其中尤以粗养、鱼蟹混养较为实用。1.粗养把蟹苗直接投放入天然水体,不投饵或稍投饵,让其自然生长。到秋冬季,成熟的河蟹开始生殖回游时,捕捉上市,这种方法又叫人工放流。它更适用于大型湖泊。人工放流的密度不宜过大,每667公顷水面放养的蟹苗,一般不超过50千克。大型水库不宜...

    194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中水草管理注意事项
    河蟹养殖中水草管理注意事项

    南京溧水区河蟹养殖面积达5万多亩,养殖模式基本相近,其中种植水草以及水草的管护是养殖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因子。种植水草种类主要为:轮叶黑藻、苦草以及伊乐藻,辅助有黄丝草、水花生等。近几年养殖调查表明而水草问题已经是困惑养殖户的核心问题,水草衰败、烂死、夹浮、泥附等问题让养殖户头疼,加上怕影响河蟹以及水草、藻相而不敢...

    91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限制河蟹养殖成功的六大因素
    限制河蟹养殖成功的六大因素

    河蟹在我国养殖历史悠久,且有“水中上品,汤筵佳肴”之称。相比于其它淡水养殖品种,行情较好,利润空间大,所以养殖面积也是逐年增加。但是真正每年赚钱的比例却很少,因此风险也是很高。到底是哪些因素限制了河蟹养殖成功率?一、苗的质量众所周知近几年河蟹苗的质量越来越差,导致放苗密度无法控制,成活率低。河蟹苗质量差主要表现为:1、...

    132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草鱼养殖池塘如何提高配养鱼的产量?
    草鱼养殖池塘如何提高配养鱼的产量?

    作者:海大集团华南一区技术服务部 许明波陈伟涛一、配养鱼产量提升的重要意义:1.配养鱼是直接的有效调控水质、稳定水质的有效方式;2.提升鱼塘整体效益:大头、白鲢、鲮鱼等养殖成本低,提升产量即是直接提升鱼塘利润;3.大头产量的提升及持续供应可保证鱼塘有效周转及价格稳定:尤其在开春或出鱼高峰期,如果没有大头搭配,草鱼可能就...

    2296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无公害食品鲫鱼养殖技术规范
    无公害食品鲫鱼养殖技术规范

    NY/T5293-2004发布时间:2004年1月7日实施时间:2004年3月1日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鲫(Carassiusauratus)无公害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培育、食用鱼饲养及病害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鲫鱼的池塘主养和网箱养殖,其他品种、品系的鲫鱼和杂交鲫鱼的无公害养殖可参照...

    628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养殖户如何应对高温缺氧,河蟹大面积死亡甚至“翻塘”
    养殖户如何应对高温缺氧,河蟹大面积死亡甚至“翻塘”

    文/图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龚俊钱禹霖今年进入7月份各地区气温持续上升,目前江苏兴化地区最高气温已达40℃。随着持续的高温,河蟹池塘缺氧问题已经非常严峻。有部分池塘已经出现河蟹大面积死亡,更有甚者出现“翻塘”形象。所以如何安全度过高温缺氧期成为许多河蟹养殖朋友关心的问题,笔者就河蟹养殖如何在高温季节正确增氧总结如下,...

    113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加州鲈鱼养殖常见病锚头鳋病的防治技术
    加州鲈鱼养殖常见病锚头鳋病的防治技术

    发病时病鱼烦燥不安,食欲不振。体表着生有针状的锚头鳋,着生部位周围组织发炎红肿,出现红色斑块,继而组织坏死,为水霉和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流行情况:此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秋季危害严重,各种规格的加州鲈均可发生,个体较大的一般死亡率不高,但鱼较瘦,外观难看,失去商品价值。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杀灭锚头鳋幼...

    2119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秋冬低温天气鲤鱼白云病防治技术
    秋冬低温天气鲤鱼白云病防治技术

    鲤鱼白云病的病原是恶臭假单胞菌及荧光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主要在水温6~18℃时流行,稍有流水、水质清瘦、溶氧充足的网箱养鲤及流水越冬池中,当鱼体受伤后更易暴发流行。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此病可不治而愈。患病初期可见鱼体表有点状白色粘液物附着并逐渐蔓延扩大,严重时鳞片基部充血、竖起,鳞片脱落,体表及鳍充血,肝、...

    1392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处理秋季草鱼苗爆发死亡处理方案分享
    处理秋季草鱼苗爆发死亡处理方案分享

    湖南坤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各地的技术员开始反映,其所在地区已经开始出现草鱼苗爆发死亡案例。今年为润九月,可能疾病持续时间会延长,疾病严重程度也可能较去年严重。疾病检查:对鱼苗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包括活鱼、病鱼。1、鱼的体色是否正常。2、检查鳃部是否有寄生虫、烂鳃。3、内脏器官是否正常,肝脏、脾脏、肾等。有无贫血。4、肠...

    1167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