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5-10 17:17:21 投稿人 : 之卉 点击 : 637 次 加入收藏

近期在走访科技入户示范户的工作中发现草鱼“绿肝”、“花肝”的现象,不仅影响草鱼体质,也埋下了疾病爆发的隐患。由于目前草鱼的高密度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减少了青饲料的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结构使鱼体增重加快,但也增加了代谢系统的负担,所以草鱼出现“肝胆综合症”是在密度养殖模式下的一种营养性代谢障碍性疾病,是“吃”出来的病。其发病的普遍性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草鱼养殖增重增速下降,摄食量减少,不久将进入越冬期,正是肝胆负担降低、自我修复的时期。现总结相关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技术 | 淡水养殖

一、形成原因:

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引起鱼类代谢失衡从而引发肝胆疾病。

2.乱用药物。如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或使用了副作用大、残留高的鱼药,造成了肝损伤。

3.颗粒饲料取代青饲料,导致草鱼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脂肪,超出了机体的代谢能力,多余的蛋白质、糖类转化成脂肪及饲料中本身的脂肪一并沉积在肝脏中,形成脂肪肝,造成肝脏损伤和代谢障碍,进而形成肝胆综合症。

4.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以及维生素缺乏,诱发鱼类肝胆综合症。

二、发病特征:

1.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发病初期,病鱼游动无力,摄食后出现窜游或痉挛,外观无明显症状;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

2.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有时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变成“绿肝”;5-6月以黄肝、土黄色肝居多,8-9月以白肝居多,肝脏失去光泽,质脆,用手指轻敲易碎。

3.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脏器系统同时膨大。

4.由于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给其它病菌的侵入以可乘之机,因此该病重症者常同时伴有出血、烂鳃等症状。

三、治疗策略:

1.科学投喂。发病后,首要的应该是减食,迅速减轻肝脏负担,缓解代谢障碍,减少蛋白质、脂肪过高的饲料的投喂,多投喂些青草、菜皮等青饲料。可以先停料1-2天,之后按平时的60%-70%进行投喂,效果较好。

2.改动饲料配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饲料配方中胆碱、胆汁酸等的含量,或者增加姜黄素等中草药提取物的含量,投喂这种饲料以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

3.正确用药。选用具有解毒护肝、疏肝理气、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拌饲投喂,如当归、白芍、柴胡、黄芪等,对抗脂肪肝、解毒、抗肝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抑制肝硬化发生等具有一定作用。

4.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加强调水、控饲、保健。

四、预防方法:

1.及早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搞好鱼池消毒;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

2.春季3~5月时杀灭鳃上寄生虫,后期减少药物的使用。

①早杀虫,可及早避免因指环虫、车轮虫病等在此期间直接导致的鱼类死亡,防止寄生虫对鳃的破坏,减少养殖中后期的用药量,相应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

②经过越冬期后草鱼的肝脏有了很大程度的修复,代谢解毒功能相对正常,这时用药对肝脏的毒副作用较低,并且此时是颗粒饲料的“空档期”,没有饲料对肝脏的负担,故此时使用杀虫药对肝脏的损伤最小。

3.实行青、精饲料搭配喂养,尽可能多地使用青饲料;储存饲料时,将塑料膜盖于饲料堆外,每7天使用高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在塑料膜内进行空气消毒防止饲料发霉。

4.定期内服中草药、维生素等,保肝利胆,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

相关文章

  • 夏秋季节草鱼养殖的五个技术要点
    夏秋季节草鱼养殖的五个技术要点

    夏秋季正是草鱼养殖的高峰期,很多养殖户前期由于受长时间的干旱影响减少了投喂量,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投喂量有所增加。但根据笔者的了解,一些地方的养殖户盲目增加投喂量造成了草鱼的不适应并导致鱼发病和带来缺氧泛塘的危险,有些养殖户完全不顾草鱼的生长规律随意投喂饲料,还有一些养殖户在增加投喂量的同时不明白该如何进行管理及病害防...

    1544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家庭小水体养殖甲鱼
    家庭小水体养殖甲鱼

    家庭小水体健康养殖的甲鱼,外表、肉质无异野生甲鱼,深受城乡居民的喜欢。销售价格保持在每公斤140-160元左右,且供不应求。我县河头镇河清村农民林运新用自己150平方米的责任田,挖塘建甲鱼池,每年销售甲鱼75-100公斤,仅此项年收入1-1.5万元,现将其主要经验介绍如下。1、选好品种。根据大众百姓的喜欢和市场的需要来...

    95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如何在蟹池中套养鳜鱼
    如何在蟹池中套养鳜鱼

    针对近年来河蟹价格下跌、养蟹效益不高的新情况,江苏省盐都县水产养殖场在蟹池中套养鳜鱼,取得了亩产成蟹63。5公斤、鳜鱼13公斤的好成绩。其养殖方法如下:一、池塘准备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面积10亩以上,水深1.5米左右。四周用石棉瓦、水泥板等材料筑围栏,围栏埋人土下20厘米,土上部分留50厘米。冬季抽...

    3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优肽+速解安”组合处理泥鳅气泡病一例
    “优肽+速解安”组合处理泥鳅气泡病一例

    广东珠海斗门县白蕉镇新二村李老板养殖一泥鳅塘,水面8米,水深1.1米,放40万3公分左右鱼苗已有7天.开一台增氧。4.13,晴,放苗第5天,有30条左右在水面游水打转,经检测水质指标氨氮0.2mg/L,亚硝酸盐0.1mg/L,溶解氧8.55mg/L。4.14,晴,早上发现死亡800多条,塘头发现水严重分层,经解剖检测鱼...

    1892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河蟹常见的疾病防治
    河蟹常见的疾病防治

    由于养殖集约化,和环境恶化,疾病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养殖过程中采取长期的预防措施才能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水质好坏直接决定蟹是否能够健康快速生长,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适时调节水质,保持良好的水环境,要定期使用一些底质水质改良剂,以减少河蟹疾病的发生。水肿病原因:该病是在养殖过程中腹部受伤导致病原菌感染所致。病症:腹...

    114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粉质量鉴别方法
    鱼粉质量鉴别方法

    鱼粉中掺有棉籽饼,菜籽饼,尿素,沙粒等杂物,其蛋白质含量便会降至40%。(1)感官检测法:标准鱼粉颗粒大小一致,可见大量的鱼肌纤维以及少量鱼刺,鱼鳞,鱼眼等,颜色呈浅黄,棕色或黄褐色,用手捏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有鱼醒味,无异味。掺假使杂的鱼粉可见形状、颜色不一的杂质颗粒,少见或不见鱼肌纤维及骨、刺、鳞等,呈粉状却...

    9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养河蟹注意事项
    秋季养河蟹注意事项

    秋季是河蟹生长最快的季节,抓住养蟹后期这一阶段进行精心管理,促进河蟹快速生长,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投足饵料饵料要求做到精、粗结合,动、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可利用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虾、螺蚬蚌肉、动物内脏、蚕蛹、鱼粉等,投喂量占投饵总量的70%以上;可利用植物性饵料有:豆饼、小麦、爪果、玉米等...

    12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纤毛虫病:辨明病因综合治
    河蟹纤毛虫病:辨明病因综合治

    纤毛虫病是河蟹的常见病害,由固着类纤毛虫寄生引起。纤毛虫少量寄生时,蟹外表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蟹体表可见许多绒纤毛状物,手摸有滑腻感。病蟹伏于池边和水草丛中,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遇低溶氧时易窒息死亡。镜检可见纤毛虫群体基部的主柄固着在蟹甲壳上,形成一圆盘,穿过甲壳形成一圆孔,主柄呈树根状从圆孔伸入。纤毛虫...

    13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泥鳅车轮虫病防治一例
    泥鳅车轮虫病防治一例

    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且脂肪较低,素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之美誉。泥鳅兼具药用及食用价值,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等功效。但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加,由于管理疏漏,养殖密度的增大、养殖水质恶化等原因导致泥鳅病害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车轮虫病是一直...

    2926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黑鱼病害以防为主
    黑鱼病害以防为主

    进入8月中旬气温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时候气温很高,晚上的时候气温就开始下降,受此影响,黑鱼发病情况很严重,发病率高达60%,病症主要是黑鱼身上起“红点”,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在黑鱼养殖过程中应注重于“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常见的黑鱼病害有:出血病流行情况:出血病是黑鱼种培育阶段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

    13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加州鲈鱼使用开口苗料的重大突破
    加州鲈鱼使用开口苗料的重大突破

    加州鲈鱼原产于美洲淡水湖泊中,喜欢栖息在较清澈的水层,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水域或池塘等。在池塘养殖,喜欢栖身于沙质或沙泥质不混浊的静水环境中,活动于中下水层。性情较驯,不喜跳跃,易受惊吓。加州鲈鱼在水温1-36.4℃时都能生存,10℃以上开始摄食,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水质要求每升水量溶氧在1.5毫克以上,一般每亩...

    1862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黄颡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
    黄颡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

    黄颡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是指将3厘米左右的鱼苗培育成5-8厘米的鱼种。在培育过程中必须根据黄颡鱼的特点,抓住几个主要技术要点,才可获得成活率高、体质健壮的优质鱼种。1、池塘条件:培育池面积以1-2亩为宜,面积过大,易造成鱼种摄食不均,并给捕捞操作带来困难。池塘水深1.5米左右,池底平整,排水口处约20%面积降低20厘米左...

    13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改变模式求突破,珠海达人养大罗非效益好
    改变模式求突破,珠海达人养大罗非效益好

    撰稿|湛江海荣金玉林一直以来,为满足国际订单需求,华南罗非鱼占主流的放养模式是保持较高密度(1800-2000尾/亩)养殖1斤以上规格的罗非,但在珠海有不少养殖户选择搭冬棚养殖大规格罗非鱼,销往市场或餐饮行业,价格不俗(9-10元/斤),效益好,珠海斗门的吴老板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总结出了一套高产的养殖...

    2965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越冬期间罗非鱼的两种常见病害
    越冬期间罗非鱼的两种常见病害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运动性气单胞菌病的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该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肠道和池塘水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当鱼体受伤或养殖环境条件恶化使鱼体抗病能力下降时,该菌就乘虚而入,使鱼感染发病。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罗非鱼病,从症状来看可分为两个类型,即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前者主要表现为肛门发红,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

    2043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方法
    鳜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方法

    鳜鱼水霉病属于真菌性疾病。发病时水霉病丝的一端像根样附着在鳜体的损伤处;分枝多而纤细的菌丝可深入到损伤或坏死卵膜、皮肤及肌肉。另一端则游离体外,长可达3厘米,形成肉眼能见的灰白色棉絮状菌落。疾病发生早期,肉眼看不到什么异状,当肉眼能看出时,菌丝不仅在伤口侵入,且已向外长出外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以后鳜体负担过重,游动迟...

    436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