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鲫又名芦花鲫,属鲤形目鲤亚科鲫属,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彭泽鲫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食性杂,抗逆性强,疾病少,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加上饲养技术简单,管理方便,投资少,效益好,故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一 生态习性
1.形态特征
彭泽鲫体形呈纺锤型,头较小,背较厚,体色背部灰黑色,腹部灰白色,鳍条青黑色,下颌底至胸鳍底部边缘呈平缓的弧形。
2.生活习性
彭泽鲫是广温性鱼类,喜底栖生活,主要生长季节为4-11月,其中7-9月最快。彭泽鲫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水温4℃左右,80%以上的鱼都会少量的摄食,即使在冰封的水下仍能很好的生活。彭泽鲫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水温高至38℃也不影响它的生存。彭泽鲫为大型鲫鱼,常见个体在250克以上,经过8-10个月的生长体重即可达到100-150克以上。
3.繁殖习性
彭泽鲫不仅能在河流、湖泊中产卵,而且也能在静水池塘中产卵。春季或夏季繁殖出的彭泽鲫,在当年秋末其性腺就能发育至第Ⅳ期。在自然条件下,彭泽鲫属多次产卵类型,繁殖季节为3-7月份,春季水温上升到17℃即开始产卵繁殖,水温20-25℃繁殖活动最盛。受精卵在水温18-20℃时经过53小时左右即可孵化出鱼苗,水温越高,孵化时间越短。鱼苗从孵化出到平游所需时间大致与孵化时间相当。
二 繁殖技术
1.亲鱼的来源和培育
彭泽鲫亲鱼来自于成鱼池混养或苗种池套养的1-2龄的成鱼。选留的亲鱼要求雌体200克以上,雄体150克以上,符合形态标准,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选留好的亲鱼要专池培育越冬,越冬池要求背风向阳,面积1亩左右,水深大约2米。越冬期间若天气晴好,应按鱼体重的2%左右投喂精饲料,开春后应及时将雌雄亲鱼分池培育。分池后应加强管理,适当增加投饲数量,经常巡塘,注意水温和水质变化情况。
2.雌雄鱼的鉴别
彭泽鲫的雌雄鉴别,在非生殖季节胸鳍尖长,末端达到腹鳍基部是雄鱼,达不到的是雌性。生殖季节除此以外,还有其他鉴别方法:雌性个体体表光滑柔软,体形较丰满,卵巢轮廓明显,挤压下腹常能挤出卵粒。雄性个体头部和胸鳍有追星,体表手感粗糙,腹部较瘪,轻压于腹部有乳白色液流出。
3.催产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0.6~1亩的池塘作为亲鱼产卵池,催产前8-10天产卵池应清塘消毒,然后注水70厘米左右备用,注水时要用密筛绢过滤。鱼巢用棕榈皮或柳树根扎成,使用前用10×10-6~20×10-6的高锰酸钾或1/5000孔雀石溶液浸泡消毒,晒干备用。购置好催产药剂备用,常用药剂有绒毛膜促性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鱼脑垂体(PG)等。
4.人工催产
当水温上升到17℃时,即可选择晴朗天气进行人工催产。催产将选好的雌雄亲鱼按3∶1的比例配组,采用一次胸鳍基间注射催产。注射剂量一般为每公斤雌鱼重注射HCG800-1000国际单位、或LRH-A20-30微克、或PG2-3个,其他药物按使用说明催产,雄鱼注射剂量减半。以上药物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效果较好。注射时间以下午3-5时为好,这样可使亲鱼次日早晨产卵。注射药剂的当天傍晚应放好鱼巢。
5.孵化
水温18-20℃,催产时间为9-16小时,整个群体产卵过程持续6-20小时,亲鱼发情追逐常在水面以下,水浪和击水声较小。彭泽鲫产卵后会吃鱼卵,因而在产完卵以后,应及时将布满受精卵的鱼巢移至孵化池孵化。孵化池面积1亩左右为宜,水深大约0.6米,事先应清塘消毒,加注新水,一般亩放受精卵20-30万粒,水温18-20℃,约50-55小时可孵化出鱼苗,出苗后3-4天可将鱼巢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