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笋壳鱼易受季节水质影响引起所谓的“无名死亡”及损伤综合症(过池后赤皮,水霉等)。
调查发现主要死因可分三大类:
第一种是秋季常见的细菌性(比如嗜水气单胞菌等引起的出血病),这类疾病往往有一定的先兆,如最常见的笋壳塘里的杂鱼,鲫鱼、大头、超口的饵料鱼等有零星死亡。也许外表无明显症状,仅可见“突眼”个别红点等;
第二种是过塘、分池、运输等引起的机械损伤、应激等引起的继发感染(比如水霉等),当秋季分级过塘时水温已经下降在23-25度左右,鱼体因受体不愿“潜底”很容易受伤受冻引起真菌感柒,形成粘脏长毛现象。第三种是平时底部管理不足,水质恶化引起的皮肤溃疡综合症过理不完善拖延至今的。
建议处理方案:
第一种现象,平时勤巡塘,小心观察如果发现零星杂鱼死亡应及时检查,可以用“鱼血康”(苯扎溴铵)每瓶2亩米泼洒连续2天,效果明显,也必须在鱼仔购买时注意检查及处理。
第二种现象,笋壳鱼分池前必须注意观察天气预报是否遇到闷热台风冷空气等的动态,还要提前做好准备过的池塘的水质培育,原则是“肥活”不宜太清瘦的水。鱼在分塘前的应激护理也是必须环节,建议在抽水或下笼时泼洒300克亩的泼洒姜辅助保粘镇静,操作过程宜“轻、稳、快”干水分的宜带泥巴抓鱼尽量减少鱼磨擦引起损伤。当过塘尽量连续2-3天泼洒菌必清(聚维酮碘)250-500毫升亩米加泼洒姜200-300克亩米,进行防止感染及保粘镇静。
第三种现象,一般建议在入冬棚前注意用氧化型底改及消毒步骤。入棚后可以用有机碘加粗盐泼洒1-2次,后注意用生化黄腐酸加光合细菌稳定水质及防止水霉感染。
作者:江门江海区安润农牧有限公司 赖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