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时间 : 2023-09-03 14:50:06 投稿人 : 小岚岚 点击 : 加入收藏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九月,清晨时分,地面与树叶上已经开始凝结出了水珠,夜晚吹来的风凉意十足。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是对于部分河蟹养殖户来说却是损失的开始。9月1日前后,苏南地区气温上升,池塘缺氧严重,多数塘口死蟹突然暴增,加上第五次蜕壳出现软壳、死蟹等,导致许多养殖户损失惨重,部分塘口甚至有可能面临着“绝收”的境况。面对大量的死蟹,养殖户尽显无奈与茫然,曾经的朝阳产业,如今却日落西山,我们不禁要问河蟹养殖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河蟹养殖池塘

利洋水产药店江苏薛城店是在2010年建店,记得那时候普通规模(30亩计算)的养殖户,一年投入在12万-15万之间,到了下半年卖蟹,多数收入能够达到25万以上,高的或许能卖到30万。按照经济效益分析,利润/投资可以达到100%以上。那时候一年10多万的利润,基本上足够维持一家3口全年的开销,且少有盈余。但是八年后的今天,随着养殖成本(塘租、饲料、苗种、螺蛳、甚至“药品”)持续上涨,而我们的盈利水平却依旧止步不前。根据2017年我们对高淳地区河蟹养殖户养殖情况的不完全统计,亩产量150斤以上的仅占30%左右。如果按照均价50元/斤来计算,亩收入也只有7500元,可是此时的成本多数已突破5000元/亩,利润/投资连50%都没有,这还不包括亩产少于70%的那一批养殖户。再考虑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以及资金使用成本(借款利息)等目前社会现状,150斤/亩的产量根本无法真正赚钱。这种投入大,收益小,风险高的“生意”为什么我们还那么积极去做呢?那是因为我们在赌!赌产量能上150斤/亩以上!赌河蟹的平均规格能达3.5两/只以上!赌大规格河蟹的行情高!但是,能同时达到这三个条件的养殖户恐怕10%都没有吧!

人们似乎都有个坏习惯——选择性地接受自己愿意相信的碎片化信息,比如老邢家放了哪里的苗今年螃蟹大得很、老杨家前几天杀了蓝藻池塘还好好的、小夏塘前天下肥今天水草长势很好等等,但是,我们在考虑池塘问题的时候,不能简单的把某一样工作当做决定要素,池塘生态系统不仅仅只是这么简单的因果关系!它是某个条件下的连续反应过程,每个池塘的条件不同,每个养殖户的管理操作不同,池塘中不可控因素也多,所以不是依样画葫芦就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另外,许多养殖户也说,以前螃蟹好养的很,随便“调水”能出产量,可是现在即使做了许多工作,却没有什么效果!那是因为养殖大环境(水源、气候、塘口老化等因素)的改变导致池塘条件越来越差,养出好螃蟹的概率越来越低,所以我们用“刻舟求剑”的方法去对比现在的养殖结果是不可取的!

那么,螃蟹难道就养不下去了么?肯定不是!那怎么养?今天我撇开药,来谈谈思路和方法!河蟹属于低等无脊椎动物的底栖生物,自身没有特异性免疫,加上疾病潜伏期长,所以一旦发病很难彻底治愈,多数“治疗”方法还是从改善环境和增强体质入手,以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比起到处去寻求“特效药”、“偏方”来治疗死螃蟹的办法而言,这个方法安全且行之有效,只是治疗时间不一定快!所以怎么养?当务之急是要找到改变养殖池塘条件的措施,才能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才有可能稳赚不赔!

那么,如何降低风险呢?成本高、成活率低、规格小、行情不好都是风险,成本和行情我们决定不了,产量和规格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要产量还是要规格,多数养殖户会取舍两难。看到极个别养殖户养出亩产100,均价100元/斤的大规格螃蟹赚钱了,于是可能开始琢磨着降低放苗密度,养大螃蟹。可是大螃蟹需要水清、草好、水源好、吃料好、不能缺氧、不能发病才行,如果你没有养出大规格螃蟹的条件,又降低养殖密度,那风险就很大!想要稳当赚钱怎么办?就是保持适合自己管理的养殖密度前提下,提高产量!把亩产提高到250斤甚至以上,这样即使均价只有30元-40元/斤,那也不会亏钱。

放苗密度高,就得多投喂,随之而来的是水质污染大,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净化水质的能力!合理“用药”就是净化水质的过程,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池塘中的“微生物”(细菌)、水草等,才是净化水质的主力军,拥有这些主力军的前提就是拥有“溶解氧”!目前淡水水产养殖中只有河蟹是没有增氧机的,所以强烈建议大家安装增氧机,提高池塘水体自净能力,不然我们还是得“靠天吃饭”!就如2018年,前期养殖也算是风调雨顺,谁知后期天气变化导致的缺氧又让我们损失惨重!试想,如果我们塘口具备有增氧能力,那么就可以提前防备,减少损伤了。缺氧带来的不仅仅是当时造成的死亡损失,更大的影响是之后水质开始恶化、河蟹开始出现蜕壳不遂、软壳蟹增多且成熟晚、规格小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效益!所以安装增氧机是减少损失,降低养殖风险的关键!

除了增氧能力弱外,还有一个限制因素就是水源!2018年8月30日,“洪泽湖污水过境导致3万亩河蟹绝收”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外源水发黑、发臭、蓝藻暴发,高温天无水可打、有水不敢打成为常态。7-8月份除了降雨外,池塘几乎没有补充新鲜水源,坂田水位浅、昼夜温差大,加上投喂多、用药量大,池塘污染严重,有毒、有害物质不断积累,螃蟹体质弱,蜕壳容易诱发发病,此时治疗为时已晚!因此保证有优质水源是养殖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如果不解决增氧和水源两个问题,缺氧、绿沙、泛塘等养殖问题还是会持续发生,养蟹也会变得越来越艰辛!

养螃蟹靠天收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8月23日恶化的水质

2018年的养殖已经接近尾声,各大电商平台和专卖店已经开始着手卖蟹,以往仅局限在江浙沪或一些一、二线城市的大闸蟹现已经逐渐进入内陆省份乃至偏远地区的餐桌上!网络的推广、物流的发展一定会让大闸蟹的销售道路越来越宽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产量,提高品质才能在这越来越大的市场和越来越透明的行业中找到赚钱的出路!

相关文章

  • 网箱养殖匙吻鲟技术
    网箱养殖匙吻鲟技术

    匙吻鲟,又称鸭嘴鲟,原产于美国,它适温范围广、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生产费用低、经济价值高,是一种食用兼观赏的名贵经济鱼类。食性与花鲢相似,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动物,也能摄食丝蚯蚓和人工配合饲料。千岛湖水质好、溶氧丰富、浮游生物量高,十分有利用匙吻鲟网箱养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02年在坪山网箱养殖基地进行了试养,养...

    1714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
    鱼虾蟹高效生态混养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10亩,池深1.5-2米,淤泥厚度小于10厘米,防逃设施完善。池塘清整消毒后适当种植伊乐藻等水生植物。2、苗种放养。⑴蟹种。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无病无伤的蟹种,规格为150-200只/公斤,每亩放1500只,放养时间在3月中下旬。⑵青虾。放养抱卵亲虾或越冬虾种。抱卵亲虾规格为21...

    9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今年九成多罗非鱼存在不同程度肝胆病 养殖户要警惕
    今年九成多罗非鱼存在不同程度肝胆病 养殖户要警惕

    一、现状描述事件:2015年4月23日,普宁马鞍山养殖户黄锦坤反映,近期罗非鱼摄食不凶,罗非鱼精神不好,偶尔死2~3条罗非鱼。现场询问调查:(1)池塘概况:主养罗非,鸭鱼混养。面积30亩,水深3米,淤泥近50厘米,叶轮式增氧机2台。投饵率约1.5%。(2)发病情况:鱼体表没有什么异常,肝脏颜色暗淡无光泽、易碎,肠壁很薄...

    1806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成鱼塘套养鳜鱼技术
    成鱼塘套养鳜鱼技术

    一、池塘条件。以放养下层吃食性鱼类为主的成鱼塘面积一般为5-10亩,以放养上层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面积一般为10-20亩,水深2-3米,池塘淤泥应较少,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和设备。二、鱼种放养。一般亩放规格为体长3.3-4.5厘米的鳜鱼40-50尾;投放时间在5月中下旬,最迟不晚于6月上旬。三、饵料鱼的来源。成鱼塘进排水...

    215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池塘养殖改良技术
    河蟹池塘养殖改良技术

    河蟹养殖发展至今,降本增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是以提高完善技术水平来降低成本(提高回捕率);二是以加大其它名优品种套养求增加收入。围绕“降本增收”,本文结合养殖实际,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河蟹池塘养殖改良技术。1、水草种植问题改品种单一为多品种栽植,伊乐藻在蟹池种植运用较为普遍,但近几年来从一些专业河蟹的养殖效...

    109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塘管理有诀窍  方法不当难见效
    鱼塘管理有诀窍 方法不当难见效

    编者按:近日,肥东县广新乡秦郭村读者张声来电咨询:他于2000年承包30亩水面放养3000多尾黄鲢鱼苗生长缓慢,至今仍未长成,不知是什么原因?就张声读者的问题,编者咨询了省农科院水产所养殖研究室主任丁凤琴。她解释说,黄鲢不能作为主养品种,该农户应按4~5:1比例增放白鲢(白鲢作为主养品种),此外该农户应注意改善鱼塘水质...

    3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加州鲈鱼养殖常见病杯体虫病的防治技术
    加州鲈鱼养殖常见病杯体虫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杯体虫属缘毛类纤毛虫,虫体呈倒钟罩形或高脚杯形,前端呈盘状口围盘,边缘有纤毛,里面有一口沟,体内有带形、马蹄形、椭圆形大核和小核,借游泳体进行传播,寄生在鱼苗、鱼种体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且很常见,危害海水、淡水中各种养殖品种,少量感染时危害不大。2.症状:水中有机质含量多、换水量少时,该虫大量繁殖,充满病鱼鳃...

    359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掌握蟹池的水体环境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掌握蟹池的水体环境

    “清水养蟹”几乎是所有河蟹养殖户的观点,有些初养河蟹的人,一见蟹池里的水变肥、变色,就忙于换水,以防不测,池塘养蟹的水是否越清越好,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中等肥度的水对河蟹养殖是相当有益的,这些池塘河蟹养殖的成活率、规格、产量均要比其他池塘高,发病率特别是近两年流行的抖抖病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其他池塘。那么为什么中度肥水...

    179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乌龟养殖常见病甲胄脱落症防治技术
    乌龟养殖常见病甲胄脱落症防治技术

    症状为外壳釉质层纷纷脱落,也称釉质裂脱症。也有的是甲胄壳软而不硬。也有的龟如七彩龟有时随长大而自然剥落,但仍可重新正常长出新釉层。前者是不可逆转,无法重长,一旦发病无法根治。发病原因不明,大多数认为是营养缺乏加细菌或霉素多种因素引起。防治上是增加饲料营养含量,添加鱼肝油、钙质、维生素B。改善饲养条件,多晒太阳。对严重病...

    451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常见疾病的六个预防措施
    甲鱼养殖常见疾病的六个预防措施

    1、把好苗种质量关:坚持自繁自育,杜绝疫病传染源。选购鳖苗时,应选择种质纯正、体质健壮、个体活跃、体型较大和无伤无病的第一、第二类鳖苗,尽量不进未经海关动检部门的境外鳖苗。2、合理放养:根据养殖经验,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40只/平方米,幼鳖的放养密度不要超过15只/平方米,成鳖的养殖密度以2-3只/平方米,鱼...

    234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革胡子鲶苗种培育高产技术
    革胡子鲶苗种培育高产技术

    胡子鲶又名埃及塘虱鱼,常栖息于池底沿岸水域,喜群居,善钻泥及穴居,是一种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性贪食,食量大,生长快,种内竞争激烈。一般规格10cm以下的苗种,尤其是规格在2—8cm之间的苗种,若饵料供应不足,管理不当,会发生强烈的弱肉强食,大鱼吞食小鱼现象。这种情况下育苗出塘的鱼种,规格参差不齐,病害多,成活率...

    237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河蟹塘里的青苔为什么会年年都长,你的处理方法对不对?
    河蟹塘里的青苔为什么会年年都长,你的处理方法对不对?

    作者:甲贝水产药店 徐俊阳 河蟹塘青苔的种类?青苔常见种类有水绵、刚毛藻、双星藻、转板藻、水网藻。这几种最容易捞取的是水网藻,刚毛藻、双星藻、转板藻这几种青苔也可以捞取,而水绵发粘,最不易捞取。青苔适合的生长条件是什么呢?一、水网藻为绿球藻目,喜强光和高温,水网藻繁殖很快。二、这几种青苔都属绿藻门,喜C、N、P高的环境...

    204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鲈鱼的亲鱼培育技术介绍
    鲈鱼的亲鱼培育技术介绍

    亲鱼培育的好坏,是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自然界中,鲈鱼是在海水中繁殖,盐度是鲈鱼性腺成熟过程和繁殖时非常重要的环境条件。因此,在淡水中养成的亲鱼要进行咸化培育(即要经过海水过渡)。咸化工作通常是从8月份开始,每5天提高盐度1次,到11月份,亲鱼池的盐度应达到2.4%左右。咸化过程不能太急,避免因亲鱼不能适应而出现如食欲下...

    873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甲鱼水肿病的防治
    甲鱼水肿病的防治

    鳖水肿病是近年来发生较多的鳖病之一,不但影响养殖成活率,也影响商品价值,但大多数鳖场对鳖水肿病的发生和防治了解较少,故在发现此病时束手无策。对此,笔者根据近几年各地水肿病发生的不同类型、主要原因以及防治方法谈点个人的经验,供参考应用。一、鳖水肿病的主要症状1、形态变化。鳖发生水肿病后体形由正常的扁平变成体高背厚,脖颈粗...

    79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爱德华氏菌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爱德华氏菌病防治技术

    1.病原:爱德华氏菌。2.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部肿大,肛门红肿,腹腔积水,肠道充血,肠道内有水样物积聚。肝、肾、脾、鳔等内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生殖腺有出血现象。鱼体表可见膨隆发炎的患部,尾鳍、臀鳍的尖端和背鳍的后端坏死发白。发病时间较长,病鱼逐渐死亡。3.防治方法⑴预防上,要特别注意养殖密度...

    2666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Cann't connect to 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