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养殖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搞好水产苗种生产的监督管理,使之适应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于调整和优化渔业的产业结构,提升渔业行业整体效益,保障渔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对水产苗种特殊性的认识
在开展水产苗种监督管理的工作中,要充分认识水产苗种自身的特性,掌握其必然规律。只有这样,水产苗种监督管理工作才能做到监督有效,管理有序。水产苗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与其它商品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1)生命性:它肩负着繁衍后代和水产养殖苗用的双重任务,这是其它商品所不能取代的。水产苗种是活的物质,生命力越强、种苗质量越好。2)时效性:首先,水生动物都有各自的繁殖期,通过人为仅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其繁殖时间。其次,水产养殖生产受季节限制,而水产苗种出苗、运输都有最佳时期,错过了最佳时期,水产苗种不仅养殖成活率降低,也失去了养殖的苗用价值,达不到养殖生产的目的。因此,水产苗种繁育有着强烈的时效性。3)技术性:水产苗种的繁育、种质的保持、生产、经营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工程,它技术要求高,而水产苗种每个品种生产技术又千差万别,每种水生动物又有其各自的繁殖特性。因此,对水产苗种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要由懂得苗种生产的技术人员来担任,这样水产苗种监督管理工作才能避免盲目性。
开展水产苗种监督管理的目的
全面开展水产苗种的监督管理就是要对水产苗种的生产、经营、流通、苗种繁育技术、质量、种质、水产资源、原良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其目的是提高水产苗种质量,提高养殖业良种覆盖率,优化水产苗种产业结构,保障水产苗种产业健康发展。
搞好水产苗种监督管理的方法
提高水产苗种监督管理法规的法律地位
农业部根据《渔业法》早在1992年就制定和颁布了《水产苗种管理办法》,并且经过两次修订完善。一些省﹙市、自治区﹚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相继制定出台了地方性《水产苗种管理办法》,个别省还制定了《水产苗种管理条例》。《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的贯彻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水产苗种生产的行为,但它毕竟是行业规章,没有像农作物种子,林木种子管理那样形成法规,因此,它的法律地位不高,法律效率性低,仍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发展的水产苗种产业的管理需要。同时,由于水产苗种自身特性决定对水产苗种产业实施执法管理难度大,执法手段和措施又远远跟不上,致使执法力度不适应苗种管理新形势。因此,应尽快出台水产种苗管理法,或将水产苗种管理内容一并纳入“种子法”中,以不断完善苗种管理法规体系,提高水产苗种监督管理法规的法律地位,依法对水产苗种生产实施有效的监管。
健全水产苗种管理机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随着水产苗种产业高速发展,水产苗种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渔业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各级政府一般将水产苗种管理职能由某一单位来承担,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或将某一单位整体翻牌。这样组建的水产苗种管理机构存在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象,因此,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水产苗种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素质,达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产苗种管理队伍目的。
创建检测体系为水产苗种检验检疫提供组织保障
水产苗种检验检疫是水产苗种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它是通过诊断手段和方法,检查确定水产苗种疾病的过程。开展水产苗种检验检疫不仅能较好的控制和杜绝各种水产苗种病害传染和蔓延,而且能有效防止和杜绝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事件发生。因此,创建检测体系是水产苗种检验检疫前提和组织保障,组建检验机构目前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紧缺。一个完善的检验机构的设备购置及人员培训费少者上百万,多者上千万。此外,由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组建检验机构的检疫任务都不是满负荷的,所以,可采取协作形式,实现资源共享。
实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规范苗种生产行为
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我国渔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水产苗种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各地在推进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过程中工作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对水产苗种场的建设及其经营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为进一步开展水产苗种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然而,个别地方在落实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时仍流于形式,只是卖几个许可证了事,水产苗种场的建设及其经营仍处在无度、无序状态。因此,在实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要求去做,同时引进专家评审环节,做到对水产苗种场的生产条件、生产设备、专业人员配备等进行严格审核,提高水产苗种生产门槛,提升水产苗种产业档次。
建立水产苗种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制度
开展水产苗种质量信誉等级评定是水产苗种管理部门强化水产苗种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它实行年度评定制。水产苗种管理部门通过对所管辖区内的苗种场上一年度的苗种生产、销售行为及用户养殖效益的综合考评,评定出苗种质量信誉等级,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苗种质量信誉等级是对上一年度苗种场苗种质量、信誉状况的认可,对生产者是一种鼓励,对消费者是一种知情权。质量信誉等级评审办法及标准各地应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包括等级申报资格、质量信誉等级评定标准、等级申报评定办法。
成立水产苗种协会协调苗种生产
水产苗种协会是一种行业性的群众组织,是水产苗种产业发展的产物,是政府职能的一种补充。其在水产苗种生产与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是:1)针对种苗市场需求协调生产计划,避免无序竞争;2)苗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沟通,传播市场行情与科技信息;3)维护水产苗种生产者的合法权益。随着水产苗种协会组织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其自我管理机制也在发展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