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安徽省首席专家江河: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方案

时间 : 2023-03-18 14:04:22 投稿人 : Reilly 点击 : 加入收藏

近日,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黄颡鱼、瓦氏黄颡鱼杂交选育及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项目由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承担,六安市华润科技养殖有限公司、池州天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项目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获得了生长速度快、成鱼规格大、耐低氧、适宜规模化养殖的杂交黄颡鱼,解决了安徽省黄颡鱼产业优质苗种短缺的瓶颈问题,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科技进步,成果总体技术水平达省内领先、国内先进。

安徽省首席专家江河: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方案

杂交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1.1、水源和水质

池塘主养杂交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主养杂交黄颡鱼。

1.2、鱼池面积、水深和底质

杂交黄颡鱼对成鱼饲养塘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5-8亩(对于面积大于10亩以上的池塘,按每5亩水面设置一个饵料台),水深以2.0m以上为宜,池塘长方形,池塘底质以沙质土最好,粘土及少泥硬池塘亦可,底部淤泥10cm左右,并要求保水及保肥力较强,有机物质分解较快,池水容易培肥。

2、池塘的清理及消毒

池塘底部清理整平,并在排水口端底部挖出50m2比其它地方深20—25cm的坑函,便于成鱼起捕时集中成鱼。在投放鱼种前20天左右,将池塘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清除野杂鱼类,再按每亩施放生物肥料4一5kg,待池塘水体中大量的浮游动物出现后投放鱼种。鱼种投放下塘后,按每亩二氧化氯200-250g或其他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全池消毒。

3、放养密度

杂交黄颡鱼鱼苗下塘规格3cm以上为宜。此时,杂交黄颡鱼已开口吃人工配合饵料,便于人工养殖。全长3cm左右的杂交黄颡鱼的放养量为每亩放15000-20000尾,当年亩产杂交黄颡鱼1000一1500kg。

4、饲料与投喂

杂交黄颡鱼食性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很容易驯化吃各种类型的人工配合饲料,如沉性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另外,各种野杂鱼、水生动物加工后均是杂交黄颡鱼很好的饲料。

4.1、驯食

对未进行驯食人工饲料的苗种,在放养后要进行7天左右的人工驯食,确保其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如果驯食前发现苗种培育池中浮游动物量较大需提前进行杀虫处理,杀虫可用1ppm的阿维菌素或者CuSO4,溶液沿池边泼洒。驯食用饲料为粉料,粗蛋白为42%左右,加入少量清水揉制成一个个饲料团。驯食刚开始时,将饲料团沿池边投喂一圈,随后每天缩小投饲地点,逐渐将杂交黄颡鱼苗种引至固定的食台处。这一过程一般需要7天左右,每天投喂两次,上午7∶00以及下午17∶00左右,每天投饵量为体重的5-10%,每天投喂结束2小时后观察饲料团被摄食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每天的投喂量。随着苗种规格的增加可逐渐增加饲料颗粒大小,并改用自动投饵机投喂。

4.2、人工配合饲料

杂交黄颡鱼对蛋白质含量高和低的饲料均摄食,但蛋白质含量低的饲料杂交黄颡鱼摄食后生长很慢。目前,很多饲料厂都在生产专用的杂交黄颡鱼配合饲料,鱼的生长效果不错。杂交黄颡鱼成鱼饲料要求粗蛋白质为38-40%左右,动物原料有鱼粉、蚕蛹、肉骨粉、羽毛粉、血粉、酵母等,植物性原料有黄豆饼、棉仔饼、玉米和小麦粉等。

4.3、饲料投喂

成鱼养殖阶段全程投喂人工浮性配合饲料,投喂量为体重的3-5%,每天投喂两次(上午7∶00以及下午17∶00)。使用自动投饵机并架设食台,食台为圆形,直径5m左右,以一圈围网(网目40目)构成,由池塘中的竹竿固定;围网在水体中深度为1m左右。食台的作用为固定投饲地点,力求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隔离开池塘中的鲢镛鱼,避免其抢食饲料。食台附近配有增氧机,每天喂食时开启增氧机,避免因杂交黄颡鱼在食台附近集群造成部分水体缺氧,影响其摄食和饲料利用。

5、日常管理

日常投喂饲料必须做到匀、足、好,保持池塘溶氧充足,水质清新,经常向池塘加注新水,可增加水中含氧量,保持良好水质,还可以培养浮游生物和保持鱼类必要的活动空间,加速杂交黄颡鱼的生长。

一般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酷暑季节,天气突变时,还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或安排值夜班管理,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夜间、晴天中午、喂食时以及天气异常条件下要勤开增氧机,防止因缺氧造成的泛塘等。连续阴雨天要多注意巡塘,这种条件下会形成池塘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危害养殖鱼类健康。

连续阴雨天过后要及时使用水体底质改良剂(如强氧化剂过硫酸氢钾等)以及益生菌(如枯草芽孢杆菌、EM菌等),消耗掉水体底层的亚硝酸等有害物质。

6、病害防治

纤毛虫病∶主要有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苗期鱼体大量死亡,未死个体水面漂浮、粘液大量分泌。

治疗可用硫酸铜加亚铁合剂(5∶2)按常规(0.7ppm)剂量使用,对于病情严重的可隔天再使用一次。也可以使用市售的杀虫药物,根据使用说明书酌情使用,但禁用甲苯咪唑,杂交黄颡鱼对这种药物极其敏感。

细菌性疾病∶主要有爱德华氏菌属和嗜水气单胞菌,主要病症为红头病和腹水病,主要流行时期为苗种期。

红头病的治疗方法为恩诺沙星粉剂配合三黄粉拌饲投喂,持续3-5天;

腹水病的治疗方法为氟苯尼考粉剂配合三黄粉拌饲投喂,持续3-5天。

养殖期间应注意水质的调控,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和益生菌,适当施用磷肥,保证水体肥度和浮游植物量,可有效抑制水体病原生物的滋生,降低用药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介绍:

江河,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现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