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池塘塘鳢苗种拟自然繁育技术

时间 : 2023-05-05 14:06:05 投稿人 : 沛菡 点击 : 937 次 加入收藏

塘鳢俗称虎头鲨、蒲鱼,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市场对塘鳢的需求量增加,苗种供应将成为制约规模养殖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塘鳢的苗种来源,我们在2003~2004年进行了池塘塘鳢苗种拟自然繁殖及培育生产性试验,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鱼苗拟自然繁殖

1.1亲鱼来源

一是从市场上购买或从天然水域捕捞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2~3冬龄个体,运回后暂养;二是池塘培育亲鱼,收购天然鱼种强化培育。作为亲本的个体要求2~3冬龄以上,雌性70g、雄性80g以上。

1.2雌雄鉴别

塘鳢雌雄形体相似,从外形很难鉴别,但生殖季节较易分辨,雄鱼个体比雌鱼稍大,腹部狭小,而雌鱼腹部膨大、柔软;雌鱼臀鳍上没有或很少有银灰色的斑点,雄鱼臀鳍上及泄殖孔周围分布着密集的小斑点。

1.3繁殖池

繁殖池面积1000~1500m2、水深0.8~1.5m,池底最好为沙质壤土,淤泥较少,注、排水设施齐全。放入亲鱼前用生石灰消毒,注水50~60cm。

1.4亲鱼培育

收集的亲鱼用3%的食盐水浸浴10~15分钟,放入繁殖池培育,放养量3~4尾/m2,雌雄比例为1:1.2。水温达14℃以上时,开始投饵,主要投喂小鱼、小虾、绞碎的河蚌肉等。从4月份开始每隔2~3天冲水1次,以促进性腺发育。

1.5诱导产卵

当水温稳定在18~25℃时(春天油菜抽蕾盛开之际,便是塘鳢鱼产卵季节),布置“三合瓦片”、大口径竹筒、蚌壳、灰色塑料管等作为产卵巢,定期冲水刺激,让其自然产卵,一般12小时后雌、雄鱼开始配对、产卵、受精。

1.6自然孵化

雄鱼具有护卵习性,检查产卵巢即可看到雄鱼利用胸鳍不停地扇动,带动水流。这有利于胚胎发育。受精卵开始孵化至出膜前,每三天用防水霉病药物溶液浸泡卵巢2~3分钟。水温18~25℃时,经过20小时左右孵化受精卵开始脱膜。鱼苗孵出后即可清除鱼巢,通过拉网、抄捕和地笼张捕等方法将亲鱼移去。

1.7鱼苗培育

鱼苗孵出后继续在池塘中培育,塘内放水草束,以增加仔鱼的栖息场所。用鸡粪等堆肥培养小型浮游动物供仔鱼摄食,并补充投喂蛋黄;随着仔鱼的生长,投喂次数及数量逐步增加,增投豆浆、鱼糜等。在培育过程中,要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定期泼洒生石灰和漂白粉,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药物,以提高鱼苗成活率。

2鱼种池塘培育

2.1池塘准备

鱼种池要求面积1500~3000m2,水深1~1.5m,淤泥较少,注、排水设施齐全。放苗前用生石灰或茶籽饼按常规方法消毒,注水50~60cm,视池塘肥瘦情况,施入腐熟发酵后的人畜粪,培养天然生物饵料。

2.2夏花放养

池塘每平方米放养2cm左右的塘鳢夏花30~50尾。经20~25天的培育,塘鳢鱼苗至3cm以上时,每平方米放养团头鲂或鲫鱼鱼苗50~100尾及少量抱卵青虾,作为塘鳢的活饵和套养常规鱼种。

2.3饲料投喂

前期投喂鸡蛋黄、豆浆、鱼肉浆,每天投喂3~4次,中后期改喂小杂鱼糜、轧碎的螺蛳、蚌肉和豆饼糊,日投喂量占在池鱼体重的3%~5%。放养的青虾和鱼苗,可起到连续供饵的作用。

2.4水质调节

在池中移植一些水花生、水葫芦、芦苇、蒿草等水生植物,以供其栖息隐蔽,还可改善水质。养殖期间经常测定水质指标,通过加水、换水、使用活菌剂、泼洒生石灰等措施改善水质,确保溶氧在5mg/L以上,pH值在7.3~8.5范围内,氨氮在0.2mg/L以下。

2.5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外用与内服药物相结合等方法预防病害。常见鱼病和防治方法:水霉病,每立方米水体用食盐与小苏打各400g制成合剂全池泼洒,隔2天再泼洒1次;寄生虫病,用0.5g/m3的晶体敌百虫或硫酸铜全池泼洒;肠炎病,用1g/m3漂白粉全池泼洒,同时每千克饲料添加0.3~0.4g痢特灵制成药饵投喂,连喂2~3天。

2.6日常管理

在鱼种培育过程中,要勤巡塘,坚持“四定”投饵,通过加水、换水、施肥和开启增氧机等措施,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生物丰富。定期泼洒生石灰和漂白粉,每半个月左右用0.3~0.5kg漂白粉对食台消毒1次,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药物,以提高鱼种成活率。

3鱼种捕捞与运输

3.1苗种捕捞

塘鳢有伏泥和附草习性,捕捞较为困难,可采取以下方法捕捞:①用抄网在水花生群落底下抄捕;②降低水位,用地笼张捕;③用鱼种网拉捕;④干塘捕捉。

3.2夏花运输

用规格30cm×30cm×40cm尼龙袋,每袋盛水3~4L,放夏花1500~3000尾,可以运输12~18小时。夏花捕捞及打包要带水操作,为了防止尼龙袋在运输途中损坏,可把它装进特制的硬纸箱中,再用绳子把纸箱捆好。若运输时间较长,有条件时可在中途换水或重新充氧。

3.3鱼种运输

鱼种宜在11月至翌年4月的晴天捕捞。用尼龙袋充氧装运,每袋装鱼种一般不要超过1kg。如用鱼篓装运鱼种,鱼篓内壁要光滑,可用蜜网或塑料薄膜作内衬,装运密度每立方米30kg左右,鱼篓内用纯氧供气。

相关文章

  • 水产大数据助力河蟹摆脱五壳面临的最大威胁
    水产大数据助力河蟹摆脱五壳面临的最大威胁

    上面这张图片是笔者于2018年8月7日在洪湖某河蟹养殖集中区拍摄的。透过这张图片,您发现了什么问题?水草满塘?蓝藻爆发?还是水浑?这张图片是8月6日在某河蟹养殖池塘拍摄的。养殖面积15亩,水草覆盖率90%以上。河蟹顶壳死亡,有蜕壳现象。5号发现死蟹20多只,6号上升至200多只,7号死蟹100只不到。三天的时间,河蟹死...

    271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水库网箱混养鳙、鲫、鳊鱼
    水库网箱混养鳙、鲫、鳊鱼

    目前鳙鱼的养殖方法有虾塘养殖、水库养殖等。其中水库养殖由于水质清新,吃的主要是天然饵料,所产的商品鱼外观好看,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市场销售好,且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受到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青睐。本文将水库主养鳙鱼,混养鲫、鳊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水域选择选择水面较宽阔,向阳背风,有一定流速的湖库湾,有利于网箱内外水...

    3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乌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乌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要点

    作者:程辉辉江珊珊王竹青陈琦岑敏梁磊卢良良乌鱼(Ophiocephalusargus)又称生鱼、乌鳢或斑鳢。因其生性凶猛,对淡水养鱼业有一定危害,一度被称为“害鱼”。但又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生肌补血、滋补身体,在国内一向被视为补身佳品,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鱼类。近年来西南地区乌鱼养殖正在兴起,乌鱼需求...

    911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鲤鱼复养 一年两茬
    鲤鱼复养 一年两茬

    鲤鱼是北方地区主要的养殖鱼类品种。传统的鲤鱼商品鱼养殖方式普遍采取春放秋捕,由于秋季商品鱼集中上市,导致了卖鱼难、鱼价低,效益不高。针对传统的养殖方式存在的问题,可以在1年内重复两次养殖:先养一茬商品鱼,上市后再养一茬鱼种。这样,就会明显提高养鱼户的经济效益。据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孔令杰介绍,鲤鱼复养技术...

    527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贴士:笋壳鱼养殖方案
    水产养殖贴士:笋壳鱼养殖方案

    文/芳草恒生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席冬笋壳鱼的体形略延长,粗壮,前段呈圆柱形后部稍扁,头扁平、较大,体宽约为体长的1/3.5,嘴角下斜,与眼同宽。眼睛凸出,位于嘴唇上方,上颌两侧为齿带,下颚长于上颚。有一排小尖牙,身上的鳞片呈梳齿状,有四圈黑色斑纹,腹部的颜色较浅,体表的颜色会随着周围水质和环境而变化。笋壳鱼生物学特性笋壳鱼...

    2509 笋壳鱼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 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技术
  • 团头鲂鳊鱼养殖常见病透明症防治技术
    团头鲂鳊鱼养殖常见病透明症防治技术

    1.病因:尚无研究。2.症状:病鱼身体透明,通过体表皮肤可见病鱼的肠等内部组织。病鱼不摄食,消瘦,最终因体弱死亡。3.流行:流行于7~8月,主要感染团头鲂的鱼种鱼苗。4.防治方法:无治疗方法,实施综合预防措施。...

    322 淡水养殖 鳊鱼 鳊鱼养殖 鳊鱼养殖技术 鳊鱼养殖方法
  • 春季如何有效繁殖杂交鲤鱼
    春季如何有效繁殖杂交鲤鱼

    春季是鲤鱼的繁殖季节。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就会严重影响繁殖性能和经济效益。一是亲鱼成熟度不足,造成产卵少,受精率低;二是孵化期间鱼卵出现水霉病;三是孵化期间遇冷空气或霉雨天气;四是孵化塘清塘不彻底,留有鱼苗天敌;五是在鱼苗出膜后日常管理达不到要求而造成死亡等。针对这些原因,应做好如下三项工作,以提高鲤鱼的繁殖率。1、亲鱼...

    16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养殖户如何进行底质底泥改善管理
    甲鱼养殖户如何进行底质底泥改善管理

    养鳖先养水,养水先养泥,说明底泥的管理和改善对养鳖来说至关重要,而在水产养殖特别养鳖生产过程中,对底质底泥的改善管理往往是忽略、轻视的。池塘底泥主要是残存饵料、养殖动物粪便及动植物尸骸等有机物的沉积物,池塘底层又经常处于缺氧状态。而有机物质的完全降解,多数需要有氧状态下进行,缺氧状况有机物质难以彻底分解,产生大量有害的...

    549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草鱼发病期养殖户如何选择肥水产品?
    草鱼发病期养殖户如何选择肥水产品?

    一、现状描述事件背景:进入6月份,由于阴雨天较多,晴天转雨或雨过天晴,池塘鱼病均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隔年草鱼和标苗池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与往年相比,由于气温、水质、投喂量等变化,呈现出隔年草鱼发病率增加、鱼病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同时由于前期发病,很多养户不敢下肥,导致后期水质偏瘦,而下雨过后,很多池塘往往水...

    1733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水库套养鱼种
    水库套养鱼种

    水库精养通常要求在冬春季投放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每亩水面需鱼种50-75公斤。鱼种成本200-300元。同时需配套苗种池0.1-0.2亩,生产周期为7-10个月。如果实行水库套养夏花鱼种,每亩水面只需投放6.6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800-1000尾,鱼种成本仅24-30元,培育夏花鱼种只需2个月,每亩水面只需配套苗...

    279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巧防鱼类出血病
    巧防鱼类出血病

    鱼类出血病是渔业生产中较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鱼类出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鱼病,病原为一种疱疹病毒。病鱼主要是充血,外部症状一般暗黑而微带红色,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充血现象。防治方法:①对鱼进行日光浴,使鱼体接受充分阳光照射。②蛋鸡断喙需注意发现病鱼时,应及时将其隔离,及时清除饲养容器内的死鱼。并对饲养容器用...

    23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鳝网箱养殖技术要点之前期准备工作
    黄鳝网箱养殖技术要点之前期准备工作

    1、场地选择为确保养殖业高产高效,地场地选择上应适当坚持标准。场地选择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不能养鳝),能排能灌,交通方便,电力配套,进、排水渠道自成体系。无过塘进水现象发生。池塘、河沟、水库等水域均可养鳝。面积3—5亩最宜。(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也有较大面积精养鱼塘布置网箱获得较好养殖效果...

    2196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江苏兴化地区河蟹养殖总结之清塘篇
    江苏兴化地区河蟹养殖总结之清塘篇

    2015年是一个不寻常的一年,很多的事都发生在这一年,如前期罕见河蟹苗大规模不下塘,上岸,上边,死亡。后期的连续阴雨天气,水瘪子特别多。后期的五壳翻倍率不大等等问题。由此看出2015年的养殖确实很艰难,尽管如此今年的养殖及时总结,为明年的养殖打下基础。2015年前期苗大量上岸,上边,死亡的原因总结:土壤的毒素残留重,毒...

    108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抖抖病的防治技术
    河蟹抖抖病的防治技术

    病因:迟钝爱德华氏菌、弧菌(弗歇氏弧菌、哈维氏弧菌等)、嗜水气单胞菌及病毒等。其中由于肝鳃并发症引起发抖者占90%左右,不明病因(包括病毒)占5%-10%,可分为慢速死亡和快速死亡。症状:⑴外部症状。病蟹步足环起不能伸展,不能动弹,并发生阵阵抖动,不久死亡。⑵内部症状。部分病蟹肝部发黑、发白,坏损至死,鳃溃疡缺损。防治...

    13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种秋管四要点
    鱼种秋管四要点

    一、及时清塘经过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水质一般已经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按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消毒,并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回,确保生存环境的净化。二、...

    214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