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中华绒螯蟹混养模式的试验

时间 : 2023-09-03 13:23:49 投稿人 : August 点击 : 301 次 加入收藏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又称河蟹、大闸蟹、毛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名贵水产品,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ca)、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绒螯蟹属(Eriocheir),中华绒螯蟹分布十分广泛,在我国北起鸭绿江、南至珠江口均有其自然分布,另外在欧洲、美国也有少量的分布。中华绒螯蟹因其肉质细腻、鲜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市场欢迎,尤其是近些年来市场需求快速上升,河蟹养殖业已成为中国水产业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力的主导产业之一,其高效养殖无论对于内需的拉动还是外汇的创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混养是目前中华绒螯蟹的主要养殖方式之一,即将蟹与虾、鱼搭配养殖。虾类的搭配主要以日本沼虾即青虾为主,鱼类的搭配主要以鲢、鳙鱼为主,一方面,鲢、鳙鱼是滤食性鱼类,将鲢、鳙鱼与蟹、虾混养不需要另外投放饵;另一方面,根据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的阐述,水体中放养滤食性鱼类可以改善水质,例如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谢平、巢湖管理委员会分别向武汉的东湖和安徽的巢湖投放鲢、鳙鱼,发现鲢、鳙鱼对水质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所以在养殖河蟹、青虾的水体中放养鲢、鳙鱼可以改善养殖环境,从而正向促进蟹、虾的生长。

目前,在鲢、鳙鱼与蟹、虾搭配混养的模式中,一些养殖户将鲢、鳙鱼一起放入养殖水体与蟹、虾混养,也有不少养殖户只搭配其中的一种,例如戴修赢调查的苏州669.06hm2的河蟹养殖池塘均为只搭配鲢鱼的混养池塘,而陈文龙等在其推广的养殖模式中明确提出只搭配鳙鱼。本文针对后者,即对蟹-虾-鲢鱼、蟹-虾-鳙鱼两种混养模式开展对比养殖试验来研究这两种混养模式下的蟹、虾的生长、产量的差异以及这两种混养模式的经济收益,以期丰富我国蟹、虾、鱼混养模式的研究资料,为蟹、虾、鱼的混养提供参考。

1、试验设计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两种混养模式的对比养殖试验时间为10个月零10天,于2013年2月10日—2013年12月20日进行,试验地点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狸桥镇河蟹养殖区。

1.2试验设计

对比养殖采用完全相互独立的土池进行,由于两种混养模式的试验都重复3次,所以在养殖区内将一块面积为3×667m2的土池用土埂分隔成6个小土池,被分隔成的6个小土池面积、形状相同,面积均为0.5×667m2,6个土池的周围分别用聚乙烯薄膜围成护栏,防止河蟹外逃。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两种混养模式中各个池塘所投放的蟹苗和虾苗分别来源于同一批购置的品种,即各个池塘所投放的蟹苗、虾苗品质和规格一致,除此之外各个池塘所投放的蟹苗、虾苗的量也一致,即各个池塘蟹、虾的养殖密度一致。蟹苗的投放量为每池1.75kg,投放时间为2013年3月15日,虾苗的投放量为每池6kg,投放时间为2013年2月10日。蟹-虾-鲢鱼混养模式的3个池塘鲢鱼的投放量为每池40尾,投放的鲢鱼均重为235g/只,蟹-虾-鳙鱼混养模式的3个池塘鳙鱼的投放量为每池30尾,投放的鳙鱼均重为305g/只。鲢、鳙鱼的投放时间为2013年2月20日。两种混养模式各物种的投放量均参照普通养殖户每667m2养殖池塘各物种的习惯投放量所设定,物种的投放参数见表1,A-x表示蟹-虾-鲢鱼混养模式的池塘,B-x表示蟹-虾-鳙鱼混养模式的池塘。在整个养殖过程各池塘投喂的饵料种类和数量相同,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也相同。

中华绒螯蟹混养模式的试验

表1放养情况表

1.3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经Excel2003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整理、统计,并采用SPSS13.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显著性。

2试验结果与分析

青虾于2013年5月20日起捕,河蟹于2013年10月10日起捕,鲢、鳙鱼于干塘时捕捞,即2013年12月20日捕捞。各池塘河蟹、青虾、鲢鱼或鳙鱼收获量获得的方法为:将各池塘收获的河蟹、青虾、鲢鱼或鳙鱼分批放入电子天平称重,然后将各批次河蟹、青虾、鲢鱼、鳙鱼的重量相加,结果精确到0.01kg。收获的河蟹数量采用逐只清点的方法获得。河蟹均重、河蟹回捕率分别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均重(g/只)=收获量(g)/数量(只)

回捕率(%):SR=[N2/N1]×100%

式中:N1为投放的河蟹数量,N2为收获的河蟹数量。

根据表2可以知,蟹-虾-鲢鱼混养模式中3个养殖池塘产出的河蟹均重分别为166.75g/只、162.29g/只、163.43g/只,3个池塘的平均值为164.16g/只,蟹-虾-鳙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产出的河蟹均重为155.10g/只、154.33g/只、156.54g/只,3个池塘的平均值为155.32g/只,前一种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高于后一种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蟹-虾-鲢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的河蟹回捕率分别为74.33%、78.54%、75.86%,3个池塘的平均回捕率为76.24%,蟹-虾-鳙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的河蟹回捕率分别为77.39%、77.01%、72.03%,3个池塘的平均回捕率为75.57%,两种混养模式下的河蟹回捕率差异不显著。蟹-虾-鲢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河蟹的平均产量为32.99kg,蟹-虾-鳙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河蟹的平均产量为30.59kg,前一种混养模式下的河蟹产量高于后一种混养模式下的河蟹产量且差异显著(P<0.05)。在青虾的收获量方面,蟹-虾-鲢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青虾的平均产量为26.81kg,蟹-虾-鳙鱼混养模式3个养殖池塘青虾的平均产量为23.46kg,前一种混养模式下的青虾产量高于后一种混养模式下的青虾产量且差异显著(P<0.05)。

中华绒螯蟹混养模式的试验

表2收获情况表

以上结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鲢、鳙鱼滤食性的差异所造成,鲢鱼主要滤食浮游植物,鳙鱼主要滤食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而浮游植物是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因为浮游植物大多为自养型生物,能够直接利用水体中的氮、磷元素促进自身生长,从而导致水质恶化,特别是池塘养殖水体,饵料的摄食不完全导致水体中富含大量氮、磷元素,为浮游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鳙鱼虽然吃部分浮游植物,但是主食浮游动物,而浮游动物又是浮游植物的天敌,所以投放鲢鱼相对于投放鳙鱼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更好,而蟹、虾的生长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从而导致了与鲢鱼搭配混养的蟹、虾的生长情况比与鳙鱼搭配混养的蟹、虾更好。

目前市场上河蟹的价格约为60元/kg、青虾的价格约为70元/kg、鲢鱼的价格约为6元/kg、鳙鱼的价格约为12.5元/kg,则蟹-虾-鲢鱼混养模式的3个池塘渔获物的收益分别为4122元、4184元、4038元,3个池塘的平均值为4115元,折合为8230元/667m2,蟹-虾-鳙鱼混养模式的3个池塘渔获物的收益分别为4169元、4146元、4023元,3个池塘的平均值为4113元,折合为8228元/667m2。以上分析可知,单从渔获物的收益来看,两种混养模式相当,但是鳙鱼苗种的购置价格稍高与鲢鱼苗种,而整个养殖过程的建安成本、饲料成本、操作成本都相同,所以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蟹-虾-鲢鱼混养模式的经济收益要略高于蟹-虾-鳙鱼混养模式。

3、小结

通过在相同养殖环境、相同饵料投喂、相同养殖技术操作下的对比养殖试验,结果表明:①蟹-虾-鲢鱼混养模式下的的河蟹、青虾的产量显著高于蟹-虾-鳙鱼混养模式下的河蟹、青虾的产量,其中河蟹的产量提高了2.40kg/667m2,青虾的产量提高了5.40/667m2,两种混养模式下河蟹的产量差显著(P<0.05),青虾的产量差异显著(P<0.05)。②蟹-虾-鲢鱼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显著高于蟹-虾-鳙鱼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前一种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比后一种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高8.84g,两种混养模式下产出的河蟹均重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5)。③两种混养模式下的河蟹回捕率无显著性差异。④蟹-虾-鲢鱼混养模式的经济收益略高于蟹-虾-鳙鱼混养模式。

相关文章

  • 鲤鱼细菌性鳔炎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
    鲤鱼细菌性鳔炎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

    鲤鱼鳔炎病是近几年北方池塘养殖鲤鱼的常见病,与弹状病毒引起的鲤春病毒血症(以前曾经称为“鲤鱼鳔炎症”)不同,目前发生的鲤鱼鳔炎病由细菌引起,内服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法都有效果;发病水温也不是鲤春病毒血症的低温期发病,而是在养殖季节温度越高的时候越严重,尤其是25℃以上死亡率高;临床症状也没有病毒病的体表严重出血、突眼的特征...

    416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贴士:黄颡鱼仔鱼苗的暂养管理技术
    水产养殖贴士:黄颡鱼仔鱼苗的暂养管理技术

    江苏盐城市阜宁县自实施《南美白对虾与黄颡鱼高效混养示范与推广》水产三项工程项目以来,今年开始引进黄颡鱼试验规模化繁育。笔者总结了黄颡鱼仔苗的暂养技术,以供黄颡鱼进一步推广。1、刚孵化出膜的黄颡鱼仔苗,卵黄囊较大,不能自由游动而且喜欢集群在水体的底部,需要在无泥浆、无污染沉淀物的条件下进行暂养,待鱼苗发育和不断吸收卵黄囊...

    1815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早春放养鱼种的步骤
    早春放养鱼种的步骤

    早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季节,因为此时水温较低,鱼的活动力稍弱,而且鱼体结实,鳞片紧密,拉网、捕捞、运输不易受伤,能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放养时应遵循以下步骤:1.选择优质鱼种:宜选择那些规格整齐、色泽光鲜,背部肌肉厚实、鳞片、鳍条完整无损,体表无伤,无寄生虫的鱼种;一般规格要大于13厘米,草鱼大于15厘米。2.池塘消毒:...

    266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鳝池塘网箱生态养殖技术(上)
    黄鳝池塘网箱生态养殖技术(上)

    一、环境条件1.场地黄鳝喜集群穴居、喜静怕惊、昼伏夜出,故应选择向阳、避风、水源方便、外界干扰少、排灌方便等生态环境良好的池塘;池塘要求面积2000平方米~6667平方米,水深1.2米~1.5米;池塘底泥要求壤土或沙壤土,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厘米以上,同时要求每年冬季干塘后进行清塘,挖出池中过多的...

    1490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乌鳢(黑鱼)的繁殖孵化与单养技术
    乌鳢(黑鱼)的繁殖孵化与单养技术

    亲鱼的选择:选1.5千克左右重的雌雄乌鳢作为繁殖对象。这亲鱼要体格健壮,无病无伤,发育良好。雌雄按1∶1的比例放于有水草的产卵池中。投喂小杂鱼,强化培育,促进性腺发育,促其多产卵。5月中下旬,气温稳定,水温为20℃以上时,乌鳢开始发情产卵。当卵块浮出水面时带水捞出卵块放于孵化池或网箱中人工繁化。水温为21~26℃时经3...

    2555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稻田培育扣蟹技术要点小结
    稻田培育扣蟹技术要点小结

    利用稻田培育扣蟹,投资少、效益高,可为成蟹养殖提供优质廉价的苗种,是发展河蟹养殖的一个好途径。(一)稻田的选择和工程要求培育扣蟹的稻田,一般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田埂坚实不漏水、不受洪水冲击和淹没的稻田,面积以5~10亩为宜。培育扣蟹稻田的工程设施以回型沟式和田凼式2种养殖工程设施较为理想,因为它们便于饲养管理和捕...

    178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泥鳅苗种快速培育三大关键技术要点
    泥鳅苗种快速培育三大关键技术要点

    一、苗种投放泥鳅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每平方米1500~2000尾。当泥鳅养至体长3厘米时,要进行筛选分塘,泥鳅苗种密度为每平方米60~80尾。在苗种投放的过程中应注意:放养前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放苗时盛苗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水温差距不能超过2℃,如泥鳅苗种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则应在放苗下塘前作"缓苗...

    1350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美国大口胭脂鱼肠炎病防治技术
    美国大口胭脂鱼肠炎病防治技术

    1.病原及症状俗称“烂肠瘟”,病原为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尤其发黑,病鱼离群独游、反应迟钝,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停食,胃肠内多无食物,腹部膨大,肛门红肿突出,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脓血流出,流行季节为6~8月。2.防治方法(1)彻底清塘消毒,做好“四消”(鱼池消毒;鱼种消毒;饲料、食场、工具消毒;...

    1035 胭脂鱼 淡水养殖 胭脂鱼养殖 胭脂鱼养殖技术 胭脂鱼养殖方法
  • 奥尼罗非鱼稻田养殖的鱼种放养
    奥尼罗非鱼稻田养殖的鱼种放养

    稻田套养奥尼鱼时,应注意科学放养,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放养准备稻田田间工程结束后,放养前2周,每亩用75~100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于鱼凼、鱼沟及田块中,进行消毒,次日用耙子等工具将凼、沟及田底耙动一下,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放苗前一周施入发酵的畜禽粪肥进行肥水,用量每亩200公斤,以培育水中天然饵料。2、放养时...

    2109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淡水鲳鱼养殖技术之白皮病防治技术
    淡水鲳鱼养殖技术之白皮病防治技术

    (1)病因鱼的体表受到机械损伤,又在20℃以下的环境中生活,易得此病。(2)主要特征体表鳞片脱落,外观一块白斑,经常伴生水霉。若不及时治疗,死亡很快。(3)药物治疗用池水终浓度为1.0mg/L的漂白粉(含氯20%以上)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可见成效。...

    1118 淡水养殖 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养殖 淡水白鲳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养殖方法
  • 黄颡鱼养殖塘口机械搭配方案
    黄颡鱼养殖塘口机械搭配方案

    在我国黄颡鱼的养殖主产区中,主要包括华南,华中,江浙,四川等地,其中,以华南地区的放苗密度最高,一般放苗密度在3-5万,其他区域如华中,江浙等地的密度一般为1-3万尾每亩。养殖密度的差异,造成了机械搭配上面也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才能够更好地用于生产。在华南的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由于黄颡鱼本身是底栖鱼类,加上高密度养殖,在日...

    403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大水面鱼病巧防治
    大水面鱼病巧防治

    大水面养鱼,鱼病防治有一定难度,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易造成污染。实践证明,要控制大水面鱼病,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较好。1.鱼种消毒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消毒后放养。常用的鱼种消毒药有漂白粉、硫酸铜、食盐、高锰酸钾等。一般每1000公斤消毒水中的药物投放量:漂白粉为10克,硫酸铜为8克,食盐为10公斤—20公斤,高锰酸...

    23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水库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介绍
    水库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介绍

    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属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俗称黄甲、黄鮟。为小型底栖鱼类,喜集群,多在水流缓慢、水生植物多的水域内生活。白天静栖于水底或隐藏于洞穴内,夜间活动、觅食,摄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软体动物和小鱼。一般个体体长120mm,重30—100g,最大个体达300...

    2727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贴士:冬季亲鱼培育管理技术
    水产养殖贴士:冬季亲鱼培育管理技术

    黄鹤军江苏省金湖县渔政管理站;金湖211600) 冬季是亲鱼性腺发育早期,这段时期亲鱼培育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亲鱼怀卵量的多少,而且对翌年春季孵化生产、鱼苗鱼种供应等生产过程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抓好冬季亲鱼培育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培育池条件 亲鱼培育池塘应选择土壤微量元素较全,环境...

    2355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黄鳝种的饲养方式及饲料
    黄鳝种的饲养方式及饲料

    鳝种的饲养方式基本上与成鳝差不多,只是用网箱养时,网布的眼孔要小,以钻不出鳝种为准。鳝种池的清整方法同前面的鳝苗池清整。每年3月底4月初开始放小鳝种。饲养密度视养殖条件和技术水平而定,一般是每平方米150一200尾(1千克左右)。鳝种的饲料黄鳝种主要吃丝蚯蚓、蚯蚓和绞碎的小鱼、小虾、蝇蛆、河蚌、螺蛳、蝌蚪、幼蛙肉及生活...

    1002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