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花鲢白鲢养殖生物鱼肥常识介绍

时间 : 2023-05-17 00:43:44 投稿人 : 小洋洋 点击 : 2333 次 加入收藏

鳙鱼(花鲢、胖头)由于其头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食又实惠的一种食用鱼类。但长期以来它只作为一种少数搭配养殖品种,产量低,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优势。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和养殖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鱼用生物有机肥料的出现,使鳙鱼从搭配品种变为了主养品种,产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技术问题。

花鲢白鲢养殖生物鱼肥常识介绍 | 淡水养殖

一、鳙鱼的食性问题。

在以往的资料中,鳙鱼的食性定义是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温和滤食性鱼类,一般简单理解为以浮游动物为食,这是过去在天然环境的低水平养殖条件下得出的。在现在高技术的养殖条件下,水体浮游生物以大型种类为主。鳙鱼是滤食性鱼类,对食物的选择决定于鳃耙间距,只要个体大于鳃耙间距的浮游生物均可被其滤食,根据研究鲢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小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鳙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裸藻科、丝状蓝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二、鲢、鳙鱼的搭配比例问题。

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在这种放养模式下鳙鱼可正常生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鲢的价格越来越低,鳙的价格不断提高,这种以鲢为主的放养模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随着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鳙鱼能摄食的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甲藻、隐藻,成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三、鱼种规格问题。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养2年上市,养殖周期长,上市规格小,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大规格鱼种。经过一年的养殖达到2公斤/尾以上的上市规格。

四、放养模式问题。

传统的湖泊、水库等大水体虽然也采用施肥技术进行养鱼,但产量很少超过100公斤/亩,经济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鱼种规格小,用每公斤20尾的大规格鱼种,回捕率低,成鱼规格小,一般1—1.5公斤/尾;二是一次放种,一次起捕,上半年水中鱼的现存量少,造成水体资源浪费,下半年鱼的密度过大,天然饵料供给不足,生长速度减慢;三是鲢、鳙鱼比例为3:1的放养模式不合理。

针对传统养殖的不足之处,现代大水体高产养殖:一是用斤两鱼种即(0.15—1公斤/尾);二是常年捕捞上市,即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1.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有1.5—2公斤/尾和2.5—4公斤/尾;三是鲢、鳙鱼比例是1:4,甚至全养鳙鱼,价格高,效益好。

鳙鱼的养殖模式有水库施肥纯养鳙鱼;湖泊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投饵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施肥套养鳙鱼四种。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放养模式也不同。

(一)湖泊、水库主养鳙鱼放养模式

1、一次放种,两次捕捞

一般鱼种放养量为0.25公斤/尾左右鱼种30公斤/亩左右,0.75公斤/尾左右的鱼种30公斤/亩左右,6月份开始捕捞,上市规格1.75公斤/尾左右。一直可捕到8月止,剩下的年底捕捞,这种模式的产量可达到250公斤/亩以上。

2、一次放种,年底捕捞

一般鱼种放养量为0.15—0.3公斤/尾的鱼种30公斤/亩左右,养到年底捕捞,8月份以后需逐渐投喂人工饲料,否则后期生长速度会减慢,影响产量和规格。这种放养模式产量可达到200公斤/亩左右。

3、一次放种,隔年捕捞

由于前两种放养模式鱼种成本很高,特别是对万亩以上的水体。可放养每公斤6—10尾的大规格鱼种,5—8公斤/亩,第二年6月开始捕捞上市,这种模式商品鱼产量可达到200公斤/亩。

以上三种放养模式是施肥情况下鳙鱼比例80%以上的产量,如若还想增加放养量,进一步提高产量需投喂花鲢专用饲料。

(二)小型精养水体施肥套养鳙鱼放养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千亩以下的精养水体,鲢、鳙鱼与吃食物的比例可达到1:1,不能少于1:2。一方面充分利用水体资源,提高产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可控制蓝藻水华,鳙鱼鱼种规格0.25公斤/尾、0.5公斤/尾、0.75公斤/尾各和0.25公斤/尾左右的白鲢鱼种各四分之一,6月份开始捕大留小。

(三)小型精养水体主养鳙鱼放养模式

这种放养模式适合百亩至千亩的精养水体,以鳙鱼特种饲料为主,辅以生物有机肥。0.25公斤/尾、0.5公斤/尾、0.75公斤/尾鳙鱼鱼种和0.25公斤/尾左右的白鲢鱼种各四分之一,总鱼种量125—150公斤/亩。另套养黄颡鱼、乌鳢等鱼种5公斤/亩。从6月份开始,把握市场行情,捕大留小,产量在500公斤/亩以上。

五、肥料使用问题。

渔业上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机肥,如粪肥、堆肥,后来使用无机肥——化肥。原始有机肥虽然营养全面,但有效成分太低,肥效缓慢,限制鱼产量;无机肥虽然有效成分含量高,但肥效短,成分单一,主要培养小型绿藻和蓝藻,利于鲢的生长,对鳙鱼养殖效果不理想。将传统有机肥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分解与无机肥适量地混合制成的现代渔用生物有机复合肥,除含大量的氮、磷、碳等常量元素外,还含有均衡的微量元素,多种有机质、肽类、有益菌、肥效增强剂等,不但营养丰富、全面,而且还能肥水、改水、控水,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生物有机肥由于添加了一定量的有机质、肽类、有益菌,特别适合培养大型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鳙鱼喜食的浮游生物,为鳙鱼的高产养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目前鱼用肥料种类主要有复合肥、混合肥、复合混合肥、有机混合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混合肥是在无机混合肥中添加有机物(如鸡粪)配制而成。真正的生物有机肥是将高能有机物接种特定菌群,在特定人工条件下发酵分解,再添加一些有益菌、肥效增强剂、特定酶制剂、微量元素等配制而成。有些厂家将有机混合肥冒充生物有机肥,不利于鳙鱼的高产高效养殖。

六、水质控制问题。

主养鳙鱼需要每升水含有30㎎以上生物量的肥水,使用的是生物有机肥,所含成分复杂,功能多样,对水质的控制技术要求很高。水不够肥,鳙鱼食物不足,生长速度会减慢,水过肥会出现微囊藻,恶化水体环境,鳙鱼的生长速度也会减慢,且品质下降,出现异味,因此必须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定水的肥度,指导科学施肥,才能保证鳙鱼养殖的高产高效。

根据以上六个问题,可总结出高效主养鳙鱼技术要点:

(1)鱼种投放:冬季投放大规格鱼种,规格在尾重0.5—1斤的鱼种,每亩水面放养100尾,鲢鳙比例1:3--1:4。大水面另考虑。

(2)肥料投入:前期以生物有机肥为主,中后期使用生物复合肥;视天气情况在晴天上午每5—7天用肥一次,全年用肥30次左右。施肥效果以保持水体透明度30厘米左右为标准。

(3)病害防治:3~4月左右进行一次鱼镜检,如有虫则使用杀虫剂,杀灭寄生虫。全程使用复合微生态制剂调水产品,可降低各种病害的产品概率。

经一个周期的养殖,白鲢投入每斤成本0.8元左右,鳙鱼投入每斤成本1.3元左右,可达到较好养殖效果。

湖南瑞士金建化工有限公司八百里洞庭牌生物鱼肥专为花白鲢服务曾:13873666087

相关文章

  • 你的河蟹塘口还在损蟹?消毒,势在必行!
    你的河蟹塘口还在损蟹?消毒,势在必行!

    作者:北京水世纪顾长浩2018年的河蟹养殖第一壳基本已经较为惨烈的度过,据笔者了解在这次蜕壳中不少地区出现了较大的伤亡,究其根本无非是拿到药水苗,前期营养累积不够以及天气变化较大等原因,但一壳已然过去各塘口可视自己塘口实际情况自行补苗。我所要讲的并不是蜕壳中的伤亡,而是蜕壳后的伤亡,有部分养殖户说了一壳哪有不死的?的确...

    53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即将上市,养殖户如何防治纤毛虫?
    河蟹即将上市,养殖户如何防治纤毛虫?

    纤毛虫:纤毛虫是一种原生动物,螃蟹塘常见的纤毛虫有聚缩虫、杯体虫、累枝虫、钟形虫、单缩虫等,5~9月都可发生,常见于有机质多、水质浑浊、水体流动性差的池塘。单缩虫聚缩虫发病原因:①饲料、冰鱼投喂过多。高温过后便是螃蟹的最后一壳,过了能够让螃蟹快速生长、上膏,可能会有部分养殖户投喂过多的饲料、冰鱼,螃蟹吃不完便会腐烂在池...

    88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被污染水体养鱼技术
    被污染水体养鱼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工厂和城市污水直接排池塘、水库等水体、使湖、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水质逐渐恶化,疾病频繁发生,纷纷出现死鱼现象,渔业减产,经济损失极为惨重。那么被污染的水库及池塘如何进行养鱼呢?一、水库池塘养鱼技术1、截污建库。在污水进入水库、池塘的适当位置上,结合适宜的地形地物,修建一座前置库。污水在...

    124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青鱼的营养需求研究
    青鱼的营养需求研究

    青鱼是我国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味鲜美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青鱼天然分布于我国东部、南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目前青鱼养殖已遍及我国大部分地区,尽管其产量不及草鱼、鲤鱼、鲫鱼等,但其养殖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我国青鱼传统养殖区为江浙等地,但近些年来,两湖地区青鱼养殖产量已超过江浙地区,成为我国青鱼...

    1943 青鱼 淡水养殖 青鱼养殖 青鱼养殖技术 青鱼养殖方法
  • 网箱养殖黄鳝对饵料的选择
    网箱养殖黄鳝对饵料的选择

    黄鳝,又叫长鱼,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近年来,人工养殖黄鳝渐渐兴起。根据其独特的生活习性,网箱养鳝是目前比较普及的模式。由于人工养鳝的鳝种均由天然捕捞为主,加之黄鳝对饵料有选择性,所以生产上,黄鳝饵料的选择很重要,目前,养殖生产常用以下几种:1.蚯蚓:这是黄鳝最喜食饵料品种,投喂无须驯食。营养价值...

    2024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黑鱼苗种培育关键技术
    黑鱼苗种培育关键技术

    乌鳢(黑鱼)仔鱼刚从卵膜中出来时,个体发育还很不完全,非常娇嫩,管理难度大,具体表现在:①乌鳢苗很容易受波浪、水流等的影响而粘附在纱绢上死亡;②晚间结群栖息容易造成缺氧死亡;③体表无鳞容易受伤感染水霉和遭原虫(车轮虫、小瓜虫、斜管虫等)的侵袭;④死卵、死苗腐败时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和油珠,污染水质环境等。因此,在网箱中或...

    970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革胡子鲶养殖常见病之车轮虫病三代虫病和尾孢子虫病防治技术
    革胡子鲶养殖常见病之车轮虫病三代虫病和尾孢子虫病防治技术

    1、车轮虫病(1)症状及危害病鱼苗是由大型寄生虫主要寄生于皮肤和鳍条上面,引起体色发黑,身体消瘦,游动缓慢。小车轮虫聚集在鳃的边缘和缝隙,在鳃上不断滑动,刺激鳃组织,严重时使鳃丝边缘发白腐烂,病鱼暗黑消瘦,离群靠近池边缓慢游动。大量寄生时影响幼鱼的生长发育而死亡。(2)防治方法①生石灰彻底清塘,不要使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

    2445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湖北洪湖藻源素增产花白鲢效果发布
    湖北洪湖藻源素增产花白鲢效果发布

    草鱼行情低迷,海大第一时间提出,草鱼池塘盈利需要重点关注池塘配养鱼(花白鲢、鲫鱼、黄颡鱼等底层鱼)的产量,而花白鲢是池塘的重要盈利点,投入成本低,回报率高,且行情看好,因此年初海大重磅推出花白鲢增产利器“藻源素”,经实践验证,前期肥水效果得到养户的一致认可,10月份,藻源素用户陆续干塘,实际干塘数据证实藻源素在白鲢增产...

    1718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鱼类常见死因及预防
    鱼类常见死因及预防

    由于农田灌溉和潮涨潮落,河水频繁流动,鱼池中污染水源流入机会增多,或鱼池自身污染加上天气突变,都会引起死鱼。为了使养殖户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准确识别鱼类的死因,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死鱼的发生,现介绍几种情况下死鱼的诊断及预防方法:一、鱼病死鱼1、水体状况:池水的进排一般只有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才能完成,大多为封闭或半封闭水体...

    14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鳝养殖技术之细菌性烂尾病防治方法
    黄鳝养殖技术之细菌性烂尾病防治方法

    症状:感染后尾柄充血发炎、糜烂,严重时尾部烂掉,肌肉出血、溃烂,骨骼外露,病鳝反应迟钝,头常露出水面。治疗:用10mg/L的二氧化氯药浴病鳝5~10分钟;每100kg黄鳝用5g土霉素拌饲投饲,每天一次,连喂5~7天。...

    1582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塘鲺鱼养殖常见病之打印病防治技术
    塘鲺鱼养殖常见病之打印病防治技术

    1、病原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2、症状发病部位主要是在鱼的肛门附近两侧或尾鳍基部。患病部位先是出现圆形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肌肉发炎腐烂,严重时病灶扩大加深,形成溃疡。病灶轮廓明显,似盖上红色印章,故称打印病。3、流行本病的发生是因为鱼体受伤,病原体侵入而致病。鱼种、成鱼均可发病,成鱼比较常见。发病季节主要是夏、秋季,...

    470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鳜鱼怎么养殖?需要什么样的养殖条件?这些要多注意!
    鳜鱼怎么养殖?需要什么样的养殖条件?这些要多注意!

    鳜鱼在宴席上出现的比较频繁,一般的做法就是清蒸,不需要过多的调料,味道就非常的鲜美。体质不好或者营养不良的人群多吃鳜鱼是有益的,而且鳜鱼含有的热量很少,吃起来也不会发胖。鳜鱼还有一个名字叫桂花鱼,它喜欢水草茂盛的水里,在国内分布的也是比较广,但是数量不是很多。鳜鱼属于淡水鱼类中的名贵种类,价格也是比较的昂贵,养殖鳜鱼的...

    2397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温泉水加大棚养罗非鱼 100天出鱼每年亩效益过万元
    温泉水加大棚养罗非鱼 100天出鱼每年亩效益过万元

    一月的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正值严冬时节,室外普遍温度都在零下十度左右,水面早已结上厚厚的冰层,这个时候,养鱼早已越冬不再投食,但是在丰南区柳树圈镇西河2村,养殖户毕俊非不但在继续养鱼,而且养的还是高密度热带鱼类——罗非鱼!室内养殖大棚毕老板是村里十几户罗非鱼养殖户之一,但严寒的冬季只有他一家还在养,因为在他的鱼塘有着特有...

    1975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处理案例分享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处理案例分享

    技术员:尚小龙地点:麻花嘴填表时间:2014-8-1检测项及检测结果(一)基本情况面积:150亩水深:1.5主养品种:四大家鱼水色:黄绿色吃食状况:良好死亡情况:7月24日以前,每天死1—2斤的草鱼100斤左右,几尾花、白鲢,几尾鲫鱼;7月25日至7月27日,每天死草鱼200多斤,接近300斤,其他鱼死亡情况同上;7月...

    1219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梭鱼苗种培育技术
    梭鱼苗种培育技术

    梭鱼,又名肉棍子、红眼鱼,其适盐、适温范围广,海水、咸淡水或纯淡水均能存活,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其生长适温范围为1℃-30℃,最适温度为12℃-25℃。梭鱼不仅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还可在淡水池塘、水库和湖泊中进行养殖。梭鱼既可以主养,也可以与淡水鱼、蟹、虾混养,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利用池塘中的饵料,而且在不...

    6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