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螃蟹无公害养殖关键技术介绍

时间 : 2024-10-13 23:13:27 投稿人 : 芷蕊 点击 : 1650 次 加入收藏

河蟹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就是根据河蟹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河蟹养殖生产,种草放螺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期间应用生物制剂改善水环境养殖期间应用生物制剂改善水环境,增加河蟹的抗病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病害的发生,使养成的商品

螃蟹无公害养殖关键技术介绍 | 淡水养殖

蟹个体大、无污染、品质佳,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池塘的可持续发展。河蟹无公害生态养殖生产过程中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彻底清塘、晒池,为无公害生产打好基础

每年收获后应排干池水,彻底清除过多的淤泥、充分曝晒,并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等常规清塘药物消毒,清除过多的杂食性鱼类和有害生物,生石灰用量为100~200千克/亩,漂白粉用量为20克/米,不用高毒或高残留的药物,确保生产无公害产品。

二、人工移栽种植水草,模拟自然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种植水草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关键性措施,在河蟹养殖池塘中种植水草已被广大养殖户认同,种植水草应以沉水性水草为主,目前在江浙一带河蟹池塘养殖中种植较多的是伊乐藻。常用分枝扦插的方法进行增殖,一般在放苗前一个月进行清塘消毒,再进行水草移植。水草移栽距池边3~4米,水草间行株距1~2米,刚栽下水草时水位控制在50厘米以下,并及时用复合肥1~2千克/亩,促使伊乐藻快速成活生长,6~7月控制水草覆盖面积占水体总面积的60%以上。

三、投放鲜活螺蛳,满足河蟹对生物活性质的需要。

每年清明前后在池中投放螺蛳等鲜活淡水贝类,每亩投放量为300~500千克,让其自然繁殖,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饲料。

四、选用良种,抓好放养蟹种质量关。

应选用自育或当地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幼蟹作蟹种,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幼蟹作蟹种,同时剔除无饲养值的性早熟的“小老蟹”和明显步足残缺、体表附着寄生虫、带病菌、活动能力弱的劣质幼蟹,选优质、体质健康、附肢齐全、规格整齐的幼蟹,这是提高养殖成活率的基本保证。

五、控制放养密度。

要养殖大规格商品蟹,必须打破“高密度、高产量”的传统生产方式,大力提倡“稀密度、大规格、高效益”的养殖模式,降低养殖密度。池塘放养量控制在500~600只/亩以下,提高放规格,要求蟹种规格整齐,个体要大,规格在100~120只/千克,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雄性幼蟹的放养比例,雌雄比为1:3,这样可提高商品蟹规格、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收入。

六、合理混养,增加养殖效益。

目前比较成熟的混养模式有:①蟹池混养青虾:混养青虾可在2月份放养3厘米幼虾3~5千克/亩,这样一年可收两次成虾,增加上千元,亦可在7月份放养1~2厘米虾苗3~4万尾/亩,不影响河蟹生长情况下每亩增收青虾虾20~30千克,增加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②蟹池混养少量市场价格高的中高档鱼类:混养殖品种主要有鳜鱼和白鱼等,利用其摄食池塘中的野杂鱼,减少饲料利用率,放养的鱼种不宜过大,一般为5~8厘米,放养密度为15~20尾/亩,这样在不增加加额外饲料等负担的情况下,年终每亩可增加优质高档商品鱼8~10千克,每亩池塘增加经济效益300~500元。

七、科学管理,保证河蟹养殖增产增效。

1.水质管理

河蟹池塘养殖前期要求有一定的肥度,保证人工种植的水草长好,中后期要求水质清新,溶解氧高,特别是河蟹蜕壳期间水体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当外河水源水质良好的情况下,可采用定期添水或换水的方法增加池塘水体中溶解氧、改善水质,当外河水质情况不佳或不明情况下,可采用机械增氧和使用生物制剂来改善水质。

2.饲料投喂管理

河蟹的食性为杂食性偏动物性,因此河蟹饲料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尽可能鲜活饵料和无公害熟化人工配合饲料,避免投喂腐败变质饲料,做到早期吃好、中期吃好又吃饱、后期吃饱,日投饵两次,早上投日饵料量的30%,傍晚投日饵料量的70%,投饵后1.5~2小时吃完。投饵做到“四看”、“四定”,即确定投饵量多少要看季节:6月中旬前以动物性饲料为主,6月下旬至8月下旬高湿季节动物性饲料适当减少,8月下旬以后仍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即两头精、中间青。看天气: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水湿合适多投,高湿、低湿少投。看水色:透明度大于50厘米时多投,水色浓时少投,大量蜕壳期间少投,蜕壳后适当增加投饵量,蜕壳前可在饵料中添加蜕壳素,帮助河蟹整齐蜕壳。投饵时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确保河蟹吃饱吃好又不浪费饵料。

3.日常管理

做到“四勤”“四查”和“四防”,即勤巡塘、勤除杂草、勤做食台卫生工作、勤做养殖记录;检查水质情况、河蟹吃食及生长情况、检查防逃逸、防偷盗。

4.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抓好清塘和苗种消毒关,再种植水草、移栽螺蛳,保证河蟹生长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高温季节前做好杀虫和水环境消毒工作,一旦发现病害及时对症下药,不用高毒高残留药物,确保生产的水产品无公害、环保,增加养殖效益的同时保证有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辛庄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相关文章

  • 夏季管理大闸蟹池塘养要做到“五勤”
    夏季管理大闸蟹池塘养要做到“五勤”

    夏季是河蟹生长旺季,搞好这一时期管理,是获得养蟹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此时养蟹管理工作要细致深入,常抓不懈,其技术措施要做到“五勤”:1、勤巡塘检查,防止缺氧每天坚持早晚巡塘1次,主要观察河蟹的吃食、活动情况以及河蟹生病情况,检查防逃设施是否有漏洞,有无逃逸现象,高温季节气温较高,水中溶氧少,要防止缺氧。2、勤捞除水草,...

    113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冬眠期间甲鱼养殖户谨防水肿病的发生
    冬眠期间甲鱼养殖户谨防水肿病的发生

    每年10月份到次年3月份是甲鱼的冬眠期,在此期间如饲养管理不当,往往会使甲鱼患水肿病。甲鱼患病后,不仅影响冬春季生长,而且在加重本身病情的情况下,极易患其它疾病,并迅速蔓延甚至死亡。因此,冬春季节饲养甲鱼要重视做好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1、症状患病甲鱼全身水肿,像注过水一样。解剖后可以看到肾脏、心脏都水肿,肌肉疏松,含水...

    57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鱼苗下塘育“夏花” 防病管理要跟上
    鱼苗下塘育“夏花” 防病管理要跟上

    六月份常规养殖品种的人工繁殖业已结束,渔事活动主要是抓好鱼种培育,热带鱼的人工繁殖及鱼病防治等。鱼苗下塘培育夏花。将孵化3-4天的鱼苗(即"水花"、"毛籽")经过20-30天的精细管理,养成3-4厘米的小规格鱼种-夏花(即"火片"),此过程即为夏花培育。要育出优质夏花,必须注意选好鱼苗塘,严格清塘、消毒,施足基肥,培养...

    15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鲤鱼养殖常见病之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原因和处理
    鲤鱼养殖常见病之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原因和处理

    细菌性败血症(又称爆发性鱼病)为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如鲤鱼、鲫鱼、团头鲂、鲢、鳙、草鱼等)、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从1988年开始,此病从南到北,先后在全国10余个省市的淡水鱼养殖水域中广泛流行,造成重大损失。据调查,发病率普遍为...

    2466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黄颡鱼养殖之烂鳃病防治技术
    黄颡鱼养殖之烂鳃病防治技术

    烂鳃病(Gill-rotdeseaseofPseudobagrusfulvidraco)[病因]病原为柱状屈桡杆菌。[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少食或停食。体表无异,检查鱼鳃可见鳃丝腐烂,并分泌出大量黏液,病重时鳃丝上附有污物。[流行及危害]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每年的4~6月为流行高峰。可导致鱼死亡。[诊...

    1571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黑鱼养殖塘亚硝酸盐过高处理方案总结
    黑鱼养殖塘亚硝酸盐过高处理方案总结

    8月份以来,由于高温、高投喂量,许多鱼塘出现水质恶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水体浓绿,藻类老化;水质指标严重超标(主要是亚硝酸盐和氨氮),导致了爆发性疾病增多。生鱼亩产超万斤,投喂量巨大,水质恶化则更为明显,近期我司技术人员连续跟踪发现,80%以上池塘表现为亚盐严重超标(高于2.0mg/L)。为此,顺德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

    2789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鳜鱼疾病的防控措施
    鳜鱼疾病的防控措施

    鳜鱼是名贵鱼类之一,肉质细嫩、厚实、少刺,营养丰富,鱼肉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还含有较丰富的钙、磷、铁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由于鳜鱼天然资源少,而国内外市场广阔,货源紧缺。然而,越来越突出的病害问题成为制约鳜鱼养殖业发展的瓶颈。笔者经过几年来的调查研究,确认鳜鱼暴发流行病的主要病原为病毒引起的白肝、白鳃,同时也存在非病...

    5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颤抖病防治参考处方
    颤抖病防治参考处方

    病名颤抖病病原螺原体症状病蟹附肢痉挛状颤抖、抽搐或僵直,活动缓慢,反应迟钝,上岸不回,病蟹常伴有“黑鳃”、“灰鳃”、“白鳃”等症状。肌肉发红,尤以大蟹。附肢中的肌肉明显,头胸甲下方透明肿大,充满无色液体。肝胰腺脓肿成灰白色,肝组织糜烂发出臭味。危害对象主要危害中华绒螯蟹,幼蟹、成蟹皆有发生。流行情况发病水温23—33℃...

    83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天冷了,如何养殖乌龟
    天冷了,如何养殖乌龟

    在家里养宠物,乌龟算是好养活的了,不仅因为它少吃少动不是非,更重要的是龟每年都会有3个月的冬眠时间。其实,让龟龟保持清醒状态对于主人来讲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只要给龟龟添几件“电器”家什,便可让龟龟活蹦乱跳地过冬。饲养箱提供舒适环境乌龟在冬天需要始终保持一个温暖的环境,而由于它们不停地游走、爬动,在家中很难找到一处温暖所在...

    279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黄鳝土池生态养殖技术
    黄鳝土池生态养殖技术

    1.建池采用土池,要求池子不渗漏,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均可,池深1米,池底铺设一层无结节经编网,网口高出池口30~40厘米,向内倾斜,并用木桩固定,以防黄鳝逃逸。网上铺40厘米厚的泥土,适量栽种慈姑等水生植物。在池子相对位置分设进水口和排水口。2.放种放养前每平方米用0.2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保持水深20~30...

    2895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亲鱼冬季培育的技术要点
    亲鱼冬季培育的技术要点

    亲鱼培育分为产后护理、秋季培育、冬季培育和春季培育等阶段。由于冬季气温低,亲鱼的活动减少,摄食能力较弱、容易发生鱼病;若管理不善,则对来年人工孵化、鱼苗种生产、成鱼养殖等生产环节影响很大。搞好亲鱼冬季培育的技术要点有:一、池塘选择亲鱼塘要求水源充足、塘底平坦、避风向阳、保水保温,面积以10-15亩为宜。二、合理放养亲鱼...

    6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新翻河蟹塘伊乐藻长白根案例
    新翻河蟹塘伊乐藻长白根案例

    案例内容:江苏兴化周庄,马老板,养殖面积40亩,环沟水深70公分,摊面20公分,主要养殖品种是河蟹。2016年新翻耕塘口环沟种植伊乐草后一直活力不好不生白根,非常担心草能不能长起来。处理前照片处理措施:2016年4月28号,使用“全效底改”(10亩/袋5kg),4月29号使用“活肥”(8亩/袋10kg),5月3号使用“...

    140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严防夏季鱼病危害
    严防夏季鱼病危害

    鱼类病害的发生多与水温、气温、摄食量息息相关。夏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季节,随着气温、水温的持续升高,大多鱼类的食欲明显增强,摄食量增大,进入成长旺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病害暴发和流行的危险季节,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鱼病危害。如何严防夏季鱼病的发生至关重要。一、及时调节水质。在夏季持续高温情况下,水域下层常处于缺氧状...

    5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极具开发养殖潜力的名贵鱼——倒刺鲃
    极具开发养殖潜力的名贵鱼——倒刺鲃

    倒刺鲃又名锯倒刺鲃、青竹鲤、竹柏鲤,是广泛分布于珠江、闽江、沅江、钱塘江及海南岛、台湾的重要经济鱼类。广东在北江分布广泛,当地视为名贵鱼类。由于倒刺鲃鳞片较大,形状有点像鲤鱼,群众称之为"鲤",又由于颜色青绿色,故又冠以青竹、竹柏,与鲤鱼有别。其实,倒刺鲃属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鱼类。倒刺鲃体长,稍侧扁,吻圆钝。眼中等大,...

    21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胭脂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胭脂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该病主要危害鱼卵和早期鱼苗。是影响孵化率和仔鱼成活率的主要病害。胭脂鱼卵孵化期间水温在12~20℃,水温低容易感染水霉,霉丝大量生长使卵粒形成白色绒球状,鱼卵互相粘连而大批死亡。因刚出膜仔鱼聚集在一起,一旦感染上水霉,就会迅速传染给其它健康的仔鱼而引起仔鱼的大量死亡。鱼卵在发育后期不宜使用任何药物处理,故该病应以预防为...

    2292 胭脂鱼 淡水养殖 胭脂鱼养殖 胭脂鱼养殖技术 胭脂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