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示范养殖户陈晓兵养殖大规格河蟹的经验分享

时间 : 2024-10-13 23:07:40 投稿人 : 赟赟 点击 : 326 次 加入收藏

陈晓兵是南京市高淳县阳江镇大月村人,年龄38岁,渔业科技示范户,从事河蟹养殖已有5年,今年养殖河蟹面积38.6亩,共两口塘,一口15亩,一口23.6亩,年初放养扣蟹规格是每斤70只,放养扣蟹18000只,河蟹苗种系本地培育,其次还套养了青虾苗250斤,鳜鱼600尾等。年终共产出大规格商品蟹4455斤,平均规格达到200克,河蟹收入达26.28万元,青虾收入2.9万元,鳜鱼收入5000元,亩均产值高达7689元。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条与大家共同探讨。

示范养殖户陈晓兵养殖大规格河蟹的经验分享 | 淡水养殖

一、选用正常渠道良种,把好放养蟹种质量关。

大规格河蟹必须有优质蟹种作基础。选用自育或本地培育的长江水系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附肢健全,有光泽,活力强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作蟹种,要避免使用来源不明的幼蟹,这是养殖大规格蟹和提高成活率最重要因素。1:从外观、体型、步足、额齿等几个生理特征来鉴别长江水系的蟹种;2:剔除无饲养价值的性早熟的“小老蟹”,所谓“小老蟹”就是指当年的一龄幼蟹,达到性成熟,生长停滞,陆续死亡;3:从步足残缺、甲壳受损程度,苗种活动情况,体表有无寄生虫等来挑选健康优质蟹种。

二、种植水生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在养殖成蟹水域中种植水生植物,一是作为蟹天然优质的植物性饲料;二是为河蟹提供栖息和蜕壳的隐蔽场所,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减少相互残杀;三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溶氧量,并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富营养化,可起到净化水质作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养殖环境;四是在高温季节水生植物能起到遮荫降温作用,有利河蟹生长,栽种水生植物品种不宜单一,要多样化,最好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及漂浮植物相互结合,合理分布,以适合河蟹多方面的需求。如选种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养蟹水域栽植水草面积宜占水面面积的50%—60%。夏季7—8月是河蟹摄食水草的高峰期,应密切注意,既要保证河蟹的吃食利用,又要有较高的存储量。不够时要采取措施补足水草,但水草切忌捞入太多,腐败水草易引起水质恶化,诱发河蟹疾病。水草过多,尤其是类似伊乐藻的单一品种过多,极易引起底层水不流动,而造成底层水质变坏,应及时疏理水面通道,有利于进排水流动,改善蟹池水质,否则易发生黑鳃、水肿等疾病。

三、控制放养密度,注意合理套养

蟹种放养密度与蟹种规格、一般密度每亩400—500只之间,规格在每斤80只以内;合理混养一些滤食性鱼类,如(青虾、鳜鱼、花白鲢等)。其目的是清除水中浮游生物,减轻水体生物负荷,防止水质变差。但由于河蟹池水草多,池水较清瘦,采取生态养殖的管理措施,做到池内各种动植物之间相互协调平衡,获得高产、优质、高效。

四、投放螺蛳,满足河蟹对鲜活饵料的需要

螺蛳是河蟹最喜食的鲜活动物性饵料,螺蛳底栖,行动缓慢,净水能力强,在成蟹养殖池中,陈晓兵每亩水面全程投放活螺蛳401kg。螺蛳可为河蟹的整个生长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适口、活性蛋白饵料,在投螺过程中,他共分4次投放,放蟹种前150kg/亩,4月底150kg/亩,7—8月份分两次投放。在各种螺类中可选择淡水螺类中养殖个体最大的优良品种——苹果螺。苹果螺又叫福寿螺,壳薄,个体大,含肉率高(可食成分占体重的38%)食性杂、生长快、繁殖期长、增殖倍数高。在养蟹池中移植苹果螺既能维护蟹池水质清新,又能为河蟹提供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饵料,促进河蟹快速生长,提高成蟹上市规格。

五、调节水质,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河蟹对水质要求较高,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mg/L,PH值7—8.5之间,透明度30—40cm左右,一年四季的水位要做到春浅,夏勤,秋满,保持蟹池水质好、活、嫩、爽的良好水域环境,促进河蟹健康生长。春节前茶籽饼清塘后清淤,放蟹种前10天漂白粉消毒,进苗种前换水,放苗种前沟内猪粪挂袋一周,后泼洒在板田上,螃蟹第一次蜕壳后用生石灰10斤/亩(660米3),化水泼洒,每次蜕壳后10天用一次同剂量生石灰化水泼洒。微生态制剂每半个月一次,各种活菌交叉使用,发现苦草腐烂用水草宝保护水草。水质调节始终做到调优在前,千万不能等水质变坏以后才进行调水。

六、做好蟹病防治工作

蟹病防治关键在防,防重于治,做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主,外消内服相结合,螃蟹第一次蜕壳后杀一次纤毛虫,8月底再杀一次纤毛虫,在没有进黄梅季节前用一次碘制剂,在进小暑用蟹宁拌内服一周,处暑前再用一个疗程,平时用大蒜拌饵料投喂。要防止青苔滋生,要做到螃蟹在养殖池内健康生长,就能取得较大养殖规格和较高的养殖成活率,高密度放养将导致养殖环境难以控制。

相关文章

  • 鱼种的培育技术及鱼种饲养方法
    鱼种的培育技术及鱼种饲养方法

    (一)鱼种池的准备:1、鱼种池的选择条件与鱼苗池相似。只是面积要大一些,以5-10亩为宜。水深1.5-2.5m。当然也可选择面积大一些的,有的超过100亩。2、清整和消毒(与鱼苗池大致相同,可参照上次分享的鱼苗下塘要点)。3、施基肥培肥水质,亩施粪肥500kg。这些准备工作应该在夏花下塘前10天准备好。(二)放养密度:...

    434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夏季养鱼要注意补磷
    夏季养鱼要注意补磷

    氮、磷、钾是鱼塘中的主要营养元素。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氮、磷、钾主要是通过施入无机肥和发酵的农家肥来补充的。正常情况下,在6-9月,鱼塘中的氮素成分是不易缺乏的。因为夏季水温较高,鱼摄食活跃,投食量增加,饲料中过多的蛋白质通过鱼体的代谢转化为氮,由粪便排于水体中,此时水体中氮是充足甚至过量的。同样,在夏季的鱼...

    15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腮腺炎病防治
    甲鱼腮腺炎病防治

    病原 目前尚未见有关该病病原的正式报道。从该病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来看,极有可能是病毒引起的。  症状与诊断 发病早期,少数鳖背甲上有白斑症状出现,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患病鳖有的颈部肿大,全身浮肿,脏器出血,但体表光滑。有的则是腹甲上有出血斑。早期病鳖因水肿导致运动迟钝,常浮出水面沿着池壁缓缓独游,有时静卧于食台或晒背...

    1565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越冬期间鱼种死亡补救施措
    越冬期间鱼种死亡补救施措

    鱼种越冬期间,特别在一些小型鱼池里,一般死亡率高达10%~20%,其死亡原因分析与补救措施如下。死亡原因:鱼种小、体质差在越冬时期,大多数鱼类一般都不怎么摄食,活动量也少,新陈代谢缓慢。主要以积存在鱼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来维持生命。特别是规格太小的鱼种,体质差,在拉网并池过程中因受伤而感染水霉等疾病引起死亡。越冬水...

    26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鳜鱼鱼种常见病水霉病怎么预防
    鳜鱼鱼种常见病水霉病怎么预防

    做好防寒抗冻准备,保持水质良好;在拉网和运输过程中操作要认真、仔细,避免鱼体受伤。...

    244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冬季巧用鱼种池
    冬季巧用鱼种池

    冬季鱼种并塘后,利用空闲的鱼种池囤养成鱼,发展青虾养殖,种植饲草,可以提高鱼种池综合养殖效益。囤养成鱼主要囤养末达上市规格的成鱼,通过强化投饵,促其生长。鱼种并池后,立即抽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泼撒消毒,5天后注入新鲜河水,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100千克~200千克,培肥水质。亩囤养成鱼200千克...

    22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龟鳖无公害仿生态环境如何建立
    龟鳖无公害仿生态环境如何建立

    中华草龟和中华鳖养殖,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因为龟鳖的生存空间决定它的健康成长,并直接影响养殖效果。因此,养殖场要求挑选坐北朝南、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水源丰富、引排水方便,又无污染、无喧闹的地方。龟鳖的生活环境因素诸多,养殖水是龟鳖最直接、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条件。对养殖水的要求,一是水源应没有任何有害污染(其中包括...

    1435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梅雨季节河蟹养殖池塘管理技术重点
    梅雨季节河蟹养殖池塘管理技术重点

    梅雨,是指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梅雨季节的特点是持续低气压,带来的直接危害是持续缺氧,河蟹体质下降。那么,梅雨期河蟹养殖池塘该怎么管理呢?首先,我们看一下梅雨季节的影响都有哪些。一、对于河蟹的影响及管理重点持续阴雨天气,带来的直接危害是持续缺氧,造成河蟹体质下降,出现死亡。...

    239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冬放鱼种五注意
    冬放鱼种五注意

    改造池塘老池塘要按照“小池改大池,浅池改深池,死水池改活水池,漏水池改保水池”的原则,每年清淤,保留底泥10~15厘米,清淤后要让鱼池曝晒几日。条件较好的鱼塘也要进行修整,放干塘水,经太阳曝晒或冷冻后挖去过厚的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塘埂。清塘消毒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清塘消毒工作。一种方法是干法清塘,即按每亩鱼塘用生石灰7...

    9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每周一例]杀虫后黄颡鱼脱粘,大量死亡
    [每周一例]杀虫后黄颡鱼脱粘,大量死亡

    [病例523]广东佛山南海西樵潘老板,有一黄颡鱼塘,面积8亩,水深2米,有6台1.5kW叶轮增氧机,1台水车式增氧机(图1)。2018年9月30日放苗35万尾,规格300尾/斤,养殖到2019年8月,平均规格约为0.15斤/尾。该塘7月发生过一次较严重的气泡病。8月4日,晴天,潘老板使用某公司杀虫药(标示成分雷丸、鹤虱...

    307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温室甲鱼苗种放养的四个注意事项
    温室甲鱼苗种放养的四个注意事项

    温室甲鱼苗种放养,表示着又一个养殖周期的开始,而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此阶段涉及的注意事项繁杂,如没有提前系统预防性地提醒,可能会令我们遗漏一二,从而造成始料不及的后果。因此,本期我们就来探讨下温室甲鱼投苗阶段应注意的几大事项。一、温室设备检修与消毒甲鱼投苗前,应对温室设备进行整理,将残损或缺少的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新。...

    185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超详细!一文读懂河蟹1-6月高效养殖管理要点
    超详细!一文读懂河蟹1-6月高效养殖管理要点

    1月:解毒换水降药残经过一年的养殖,清塘使用、残留的药物等积聚在池底泥土中,破坏土壤的活性,有些除藻剂、控草剂的过量使用严重控制水草的生长,特别是菊酯类药物,残留时间更长,对蟹的生长脱壳造成严重影响,重者死亡率较高,成活率极低。一.水体中有药残时河蟹的症状:(1)放苗1~3天后有上岸、打洞现象;(2)放苗3~7天后白天...

    144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重在护底
    河蟹养殖重在护底

    河蟹是典型的底栖类生物,若长期生长在缺氧或底质污染的环境下,其活动能力会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生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底质中的有机质在水湿升高后大量分解,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还会产生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河蟹夜间频繁上岸爬草,并吐白沫。轻则影响生长,造成河蟹生长缓慢,规格偏小,售价低。重则导致河蟹缺氧泛塘,甚至...

    220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缺氧的危害及其预防方法
    河蟹缺氧的危害及其预防方法

    八月份对于河蟹养殖来说,是比较煎熬的一个月。高温持续时间长,许多池塘连续缺氧,水草(青苔)腐烂,河蟹、鳜鱼、青虾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氧死亡,甚至翻塘(暴塘)事件也时有发生。河蟹池塘有哪些影响:1.河蟹吃料不好,夹草飘草严重。河蟹池塘溶氧在3到4mg/L的时候河蟹摄食不强,导致河蟹在池塘游动,会爬掉池塘的轮叶黑藻和水韭菜...

    176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虹鳟鱼的加工方法
    虹鳟鱼的加工方法

    对虹鳟进行机械、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学处理使之成为食品的过程。它包括防止虹鳟腐败变质的保藏处理;将虹鳟去杂、剖割、切块、细碎的原料处理和进行调味、蒸煮、油炸、烧烤的烹调处理,以及制品的包装和贮藏等。经加工的食品具有以下特点:①良好的保藏性;②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包括良好的色、香、味和口感,并符合卫生要求;③便于贮藏...

    1010 淡水养殖 虹鳟鱼 虹鳟鱼养殖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