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5月初,珠三角地区的部分生鱼繁育场开始推出今年的头批生鱼苗,部分养殖场随后开始投苗,然而多变的天气,频繁的雨水,“大部分生鱼苗投放没几天就夭折了。”这是笔者近日从几家渔药店了解到的情况。顺德区勒流镇便侬渔药店的吴师傅告诉笔者,当地有部分养殖户投放的头批甚至第二批生鱼苗均遭遇全军覆没。杏坛镇另一渔药店的技术员小张也向笔者提到类似情况。
天气原因之外,还有多方因素影响
顺德区勒流镇的渔医阿峰告诉笔者,当前生鱼苗多“遇难”,天气只是原因之一,并非主要原因。从季节变化上来说,5月正值春末夏初,降水加强实属正常现象,历来我国南方地区步入5月份降水渐多,而珠三角地区的生鱼投苗季节也多集中在5~8月份,所以不能单纯将生鱼苗死亡的原因归于雨水天气。他认为,造成生鱼苗大面积死亡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近年来生鱼苗种种质退化,造成鱼苗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下降,因此遇到暴雨等天气时比以往更难以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病、死亡。
另外,生鱼苗标粗阶段的成活率向来不高,成都芳草药业的总经理李悦悦认为,生鱼水花死亡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足够的开口饵料或诱食驯化不好,而被饿死。除此,水质不好如氨氮超标也是诱发水花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较之下,加州鲈鱼稍显幸运,因投苗比生鱼提前一个多月,之前放养的水花如今已经长到4~5公分以上的规格。虽然前期同样受到寄生虫病、气泡病等疾病困扰,但由于个体稍大,对环境适应能力较生鱼强,所以情况要好些。
生鱼养殖户该如何缓解困局?
专家认为,天气变化是客观事实,不过养殖户如果在养殖管理上做好预防措施,还是能适当缓解困局。
一是要选购优质苗种,好的苗种决定了鱼的生长质量。“这就是水产养殖上的1%决定100%。”李总提到。而苗种繁育场也要避免近亲繁殖,一般每隔2~3年应该更换一批不同源的亲鱼。
二是调好水质,缓解鱼苗的应激反应。定期在渔药店或农技部门帮助下检测水质,包括pH值、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如果发现超标,应及时向专业人员寻求指导,不可乱用药。“特别提醒养殖户,最好不要在阴雨天用药,否则会加促生鱼的应激反应。”阿峰说。
三是培育足够的开口饵料。生鱼水花(“黑芝麻”)的开口饵料是水生浮游动物,俗称“水蛛”,应保证开口饵料充足,一般可以通过施放肥料来促进“水蛛”的繁殖。
经过开口后的苗可见有明显的“大肚子”,2~3天后改投死水蛛,经历了从“活水蛛→死水蛛→死水蛛+冰鲜→冰鲜→冰鲜+饲料→饲料”一系列的驯食流程后,最后才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在此,笔者提醒养殖户,近期天气不稳定,近日又时有暴雨袭击华南一带,建议还未投苗待天气稳定后再考虑投苗,即将投苗的养殖户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