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夏季高温季节鲫鱼大红鳃病及鳃出血病的生态防控措施

时间 : 2023-03-09 16:26:53 投稿人 : 小人 点击 : 1723 次 加入收藏

鲫鱼大红鳃病和鳃出血病

江苏省是我国鲫鱼的主养区域,产量占据全国产量的60%以上,但近几年苏北地区爆发的大红鳃病和鳃出血病,引起很高的死亡率,尤其是鳃出血病被称为该地区的“不治之症”,让养殖户苦不堪言,损失惨重。夏季病害高发季节已经来临,高温、闷热、台风、短时暴雨等异常天气,容易导致鲫鱼应激,抵抗力降低,同时水质变差、有害菌大量滋生,易爆发鲫鱼大红鳃病和鳃出血病,宝来利来技术专家建议广大鲫鱼养户朋友及时做好生态防控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症状及流行情况

鲫鱼大红鳃病

夏季高温季节鲫鱼大红鳃病及鳃出血病的生态防控措施

患病鲫鱼鳃部水肿、出血,呈鲜红色,故老百姓称之为“大红鳃”。此病发病猛、传染快、致死率高。解剖病鱼发现腹腔内充满淡黄色液体,与空气接触十几秒钟即呈果冻;肠道无食且红肿,最明显的症状是肝脏出血,严重的伴有肾脏等内脏器官出血;胆囊肿大,颜色变深或呈墨绿,胆汁充盈,有的胆汁变褐色;一般泄殖孔无红肿现象。鲫鱼大红鳃病病原初步被证实为嗜水气单胞菌。每年的5-7月和10-11月份,当水温在22-26℃时,是大红鳃爆发的高峰期,水温超过26℃,发病情况会逐渐减弱,主要危害体重250克以下的鲫鱼。

鲫鱼鳃出血病

夏季高温季节鲫鱼大红鳃病及鳃出血病的生态防控措施

濒死鱼离群独游(但是此种现象较少)全身发黑,各鳍条末端发白,最典型特征为死亡的鱼鳃盖上有一红点。检查濒死鱼,眼球突出,眼球及下颌、胸鳍基部点状充血,部分鱼有身体出血现象,病鱼捞出水面后,鳃部即开始大量出血。解剖发现,内脏粘连,肝脏充血严重,部分鱼有黄色半透明腹水,鱼鳔有点状出血。鲫鱼鳃出血病病原初步被证实为鲫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鲤鱼疱疹病毒Ⅱ型,CyHV-2),该病毒能引起鲫鱼鳃部动脉血管的病变。发病与温度密切相关,每年5-7月和10-11月份,当水温在22-28℃时,是鳃出血病爆发的高峰期,死亡率高,水温超过28℃,死亡率会迅速下降。

发病诱因分析

(1)鲫鱼种质退化导致鲫鱼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下降,苗种引进检验检疫制度不严格,导致苗种带入病原微生物,扩大了疾病的传播蔓延。

(2)投喂劣质饲料,适口性、诱食性差,鲫鱼食用后营养差难消化,容易导致肠道及肝胆疾病,且劣质饲料存在病菌毒素感染,容易污染水质,外加过量投喂高蛋白饲料,鲫鱼肝脏负担加大,造成鲫鱼体质减弱,免疫力差,且池底酸化、残饵沉积,水质环境恶化,极易导致疾病暴发。

(3)塘口多年不清淤,不晒塘,底泥淤积严重。底泥微生物厌氧呼吸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了池塘水质变差,对底栖性鲫鱼产生毒性最为显著,同时引起池塘菌相、藻相失衡,降低了池塘生态缓冲性,鲫鱼容易产生应激而疾病暴发。

(4)池塘透明度偏低,藻类老化,微藻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导致池塘微藻的自净能力降低,微生物生态系统紊乱,水质恶化。藻类白天产氧不足晚上又消耗大量溶氧,加之增氧机配置不足和开机时间不够,导致池塘溶解氧普遍不高,池底氧债更是明显,鲫鱼长期处在低氧环境会引起体质变差,抗病力减弱,更易遭受病原的感染。

(5)鲫鱼高密度养殖、过度投饲、施肥加之池塘老化及环境污染等影响,易造成水质恶化、池塘缺氧及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多,从而引起鲫鱼体内血红蛋白降低导致鲫鱼极度贫血、体质虚弱,极易感染致病菌和病毒,在鲫鱼应激状态下,易导致大红鳃病和鳃出血病的爆发。

(6)在鲫鱼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治病害发生,大量使用杀菌消毒药物,影响水质,造成鲫鱼肝胆负荷加重,使鲫鱼免疾能力下降。同时,滥用抗生素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疾病爆发时无药可治。病毒性疾病用抗生素治疗,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还延误治疗时机造成大面积死鱼;爆发大红鳃或鳃出血病时使用杀虫药加重了对鳃的刺激,引起死亡量增加。

生态防控措施

鲫鱼大红鳃病和出血病爆发率高、死亡率高,建议以生态预防为主,通过外控水质、底质环境,内调肠道、保肝护肝,外加全面抗应激、提升鲫鱼免疫机能等综合生态防控,以控制鲫鱼大红鳃和鳃出血病的爆发与蔓延,减少鲫鱼养户经济损失。

(1)选择规格整齐、品质质量高、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的优质鲫鱼苗,避免选择种质退化鲫鱼苗。鲫鱼苗投放前做好检验检疫工作,防止鲫鱼苗带入病原微生物。

(2)投喂大品牌、优质饲料,避免过量投喂高蛋白饲料。

(3)定期泼洒“绿水解毒安”解毒,泼洒“利生素”或“宝来雅”、“乳酵素”或“强效EM”,补充水体有益菌,调节、稳定水质,减少水质变化大、倒藻带来的鲫鱼应激。

(4)定期使用“生物底爽”、“底黑安”或“底速安”,生物改底与化学改底交替进行,分解池底有机物,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消除底泥发黑、发热、发臭、腥酸等腐败现象,增强池底的自我修复能力。

(5)定期泼洒“菌克27”或“菌克A380”,以生物防控病原菌方式,消灭水体致病菌,减少鲫鱼大红鳃病和鳃出血病的爆发。

(6)高温季节,台风、暴雨天气较多,可外泼“低聚糖863、激活或激安C”,补充营养,提高鲫鱼免疫力,减少鲫鱼应激,同时泼洒增氧型底改“底生氧”,增加底部及水体溶解氧,防止鲫鱼因缺氧导致的浮头及体质差导致的疾病爆发。

(7)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518(或低聚糖863)+肝舒+产酶益生素(或速调速补)”,健肠保肝,提高鲫鱼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总结

在防治鲫鱼大红鳃病和鳃出血病的过程中,要谨记“生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鲫鱼养殖整个过程中都要控制病原微生物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通过外控、内调、合理给药的生态养殖理念,打造良好的池塘水质、底质环境,调理好鲫鱼肠道菌群,增强鲫鱼自身免疫力等措施,从而减少鲫鱼大红鳃和鳃出血病的爆发,提高鲫鱼养殖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

  • 鳜鱼养殖常见病暴发性病毒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常见病暴发性病毒病防治技术

    1、病原:主要病原为病毒。2、症状(1)单纯感染:体表无出血症状。鳃、肝脏苍白色。肝上有红色血点,质地松脆。肠内充满黄色粘稠物,个别体表也染上黄色。(2)混合感染:同一口塘,鱼体同时出现不同症状。除上述典型症状外,有的体表出血,有的鳃红色,有的具腹水,有的结缔组织(脂肪)充血。一般可同时检出寄生虫或细菌。3流行:本病多...

    1555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甲鱼病害的流行规律介绍
    甲鱼病害的流行规律介绍

    甲鱼病害的流行一般集中于幼、成鳖冬眠后和稚鳖越冬前,水温在20℃~30℃时。也就是说,每年4月底到6月,是幼、成鳖、亲鳖发病的高峰期;8月~10月初是稚鳖的发病高峰期。冬季加温养殖池,如果能把好苗种消毒、鳖池消毒两大关,一般不会形成鳖病的大流行。鳖病流行的区域基本上遍及我国南北各养鳖区。尤以福建沿海、长江流域最为严重。...

    1740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微生态制剂调理法治疗草鱼细菌性疾病实例研究
    微生态制剂调理法治疗草鱼细菌性疾病实例研究

    摘要: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CuvieretValenciennes)]感染细菌性疾病常导致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不仅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治疗效果大大降低,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微生态制剂以其生态环保、不产生应激及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逐渐兴...

    742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常见病水肿病治疗一例
    河蟹养殖常见病水肿病治疗一例

    江苏儒林岫山村一7亩河蟹塘,放养规格80~100头/斤,密度2000~2100只/亩,水深平均70cm,种有伊乐草和黄丝草,水草正常。 7月1日,河蟹每天有10只左右死亡,之后开始死亡量上升,7月3日有30只左右。7月3日到店里问诊。河蟹的主要症状是胸甲翘起(见图1),类似于脱壳一样,打开后有大量积水流出,三角腺等部位...

    107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石斑鱼病害防治
    石斑鱼病害防治

    近年来,由于石斑鱼养殖密度急剧增高,同时海水养殖环境也逐渐恶化,导致鱼体抵抗外界病原侵染的能力不断下降,一些鱼类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频繁暴发,对石斑鱼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着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因此,加强石斑鱼养殖病害防治方法的探索很有必要。寄生虫类疾病及防治方法:小瓜虫病:石斑鱼在网箱和池塘养殖过程中...

    8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养好鳙鱼
    怎样养好鳙鱼

    鳙鱼(花鲢、胖头)由于其头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食又实惠的一种食用鱼类。近年市场价格一直比较坚挺。鳙鱼生长快,病害少,容易起捕。当年苗种能长到500~1000克,2冬龄能长到2500克以上。怎样养好鳙鱼,需要了解注意以下几点:1.鳙鱼的食性问题。在以往的资料中,鳙鱼的食性定义为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温和滤食性鱼类,...

    10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助攻河蟹一、二壳蜕壳成功率
    助攻河蟹一、二壳蜕壳成功率

    河蟹投苗后,普遍在阳历三月下旬开始第一次蜕壳,阳历四月中旬开始第二次蜕壳,这两次蜕壳对螃蟹而言是两大难关,容易伤亡!春季温度变化大、水体不稳定、水质指标超标、螃蟹营养积累不足,细菌感染出现“磨爪”、水肿等现象,清塘药物残留于底泥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螃蟹前两次蜕壳的成功率,导致蜕壳期偷死增加,对全年螃蟹的成活率和产量造成很...

    199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鳝常见细菌性疾病与防治
    黄鳝常见细菌性疾病与防治

    黄鳝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经济鱼类,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率较高的水产养殖名优品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投资小、产量高、收益快等优点,深受养殖者欢迎。近几年来由于钓捕、笼捕、电捕过度,使黄鳝的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日见匮乏,因此发展人工养殖黄鳝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黄鳝养殖业日渐兴旺。但目...

    1926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我国鲟鱼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我国鲟鱼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1、世界鲟鱼产业变化定性定量分析鲟形目鱼类是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北半球的冷水域中的大型软骨硬鳞鱼类。全世界现存2科6属,共计27种及若干亚种,包括25种鲟科鱼类和2种白鲟科鱼类。鲟极具经济价值,鱼子酱在国际市场被称为“黑珍珠”,欧洲人将松露、鱼子酱和鹅肝并列“世界三大珍肴”。由于过度捕捞和河流建坝等原因,资源严重衰...

    1045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不要再问螃蟹每亩产量多少了?各地的养蟹高手告诉你真实的产量。
    不要再问螃蟹每亩产量多少了?各地的养蟹高手告诉你真实的产量。

    1、成先生养殖模式:江苏盐城养殖地点:盐都模式养殖面积:180亩从事螃蟹养殖10年,亩产220斤,母蟹平均2.6两、公蟹3.8两技术及理念:1.池塘底质的处理及修复;2.苗种的严格分级放养;3.环境的人为建造;4.水质的监管及补充;5.高温的生态控制及底质的改良。2、段老板养殖模式:泗洪双高模式养殖地点:江苏省宿迁市养...

    250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甲鱼池出现亚硝酸盐偏高情况的处理办法
    甲鱼池出现亚硝酸盐偏高情况的处理办法

    杭州萧山甲鱼养殖户:我的甲鱼池最近出现了亚硝酸盐偏高的情况,请问该怎么办?答复:对于萧山地区在这个养殖阶段出现的亚硝酸盐偏高问题,经过我司市场部人员的实地考察,认为当地养殖户采用的增氧方式存在缺陷是重要原因之一。根据考察反馈,萧山地区的养殖户习惯把供氧的砂头捆绑在一起放入水中,这样会使增氧的效果大打折扣,使得水体溶解氧...

    937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胚胎发育与幼体发育
    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胚胎发育与幼体发育

    1.性腺发育:河蟹大约在淡水水域中生活到性腺已发育成熟时,开始沿江河而下进行生殖洄游,到达河口浅海的咸淡水繁殖。这时在一定的咸淡水的刺激下达到了生理成熟。繁殖中若产卵的外界环境条件如盐度、温度、雌雄条件不好,卵巢会逐渐退化。河蟹的卵巢发育过程大致可分成6期:第1期,性腺乳白色,细小。第2期,卵巢呈粉红色或乳白色,较膨大...

    189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五月底如果你不注意水瘪子,你今年的河蟹养殖将前功尽弃!
    五月底如果你不注意水瘪子,你今年的河蟹养殖将前功尽弃!

    从前几年螃蟹养殖中发现螃蟹肝胰腺病变,肝胰腺发白、糜烂、坏死疾病,我们水产养殖螃蟹的朋友们称为河蟹"水瘪子"病,该病是自2014年出现爆发以来,我们养殖螃蟹该病每年都会发生,得病后螃蟹不摄食肝胰腺病变糜烂、腹腔积水、水肿,肠道受到损伤,附肢不坚硬、空瘪。一旦发病基本无法治愈,得病螃蟹会短时间内陆续死亡,即使幸存下来的螃...

    153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常见鱼类肠道疾病的防治
    常见鱼类肠道疾病的防治

    一、病毒类肠道疾病肠炎病。危害对象:草鱼、青鱼。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肛门红肿,严重时鳍调基部充血,腹部出现红斑,肠管发炎,呈红色或紫红色。防治方法:①鱼种放养前,用10ppm漂白粉浸浴。②流行季节每隔半月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或投喂磺胺互药饵。③大蒜治疗。大蒜按每250千克鱼种投为250克的用量,拌入饵料,连为...

    16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病防治 巧用食盐
    鱼病防治 巧用食盐

    食盐(氯化钠)为白色结晶性状粉末或块粒,无臭、味咸,在水中易溶解,对鱼病防治有如下作用:一是鱼种消毒:在鱼种下塘前,将鱼种放入4%的食盐水中浸洗10多分钟,可以预防细菌性鱼病的发生;二是治疗鱼苗气泡病:当鱼苗下塘后,发生气泡病时,可用10%的食盐溶液全池均匀泼洒。间隔2小时,连续泼洒2次;三是治疗鱼体水霉病和竖鳞病:当...

    6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