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浅谈黄骨鱼烂身烂皮病因及防治方法

时间 : 2023-05-01 17:08:44 投稿人 : Bradyn 点击 : 1882 次 加入收藏

浅谈黄骨鱼烂身烂皮病因及防治方法

黄颡鱼俗称黄骨鱼,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近些年,黄颡鱼类的溃疡、烂身病在我国养殖集约化水平比较高的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不断发生,在其中个别区域呈爆发流行态势,给养殖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死亡率较高。

针对养殖过程中流行的溃疡病病原,国内外学者有较多的研究和报道,但是对病原的描述都不尽一致,提到的病原有细菌,主要有气单胞菌(多见于淡水),弧菌(多见于海水或咸淡水),诺卡氏菌等。

病毒仅见于加州鲈鱼的报道;丝囊霉菌,多在低温和大降雨之后,丝囊霉菌的感染方式和水霉类似,主要依靠动孢子感染,鱼类体表的损伤是丝囊霉菌的诱发条件。在养殖过程中,高温季节同样会出现养殖鱼类体表的溃疡,仅仅用丝囊霉菌感染的说法显然难以解释多种鱼类流行的溃疡症的发病机制。

其次,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养殖过程中,如烂鳃、寄生虫等因素,会直接影响黄颡鱼鳃呼吸,而这中间的差距则首先由皮肤呼吸系统第一进行供给,皮肤进行呼吸的频率则加快,会达到40%~50%左右,在供给的过程中,由于水体中细菌致病微生物大量存在和对皮肤的侵袭,首先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粘液层,粘液层破坏后机体首先就丧失了对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抵抗作用,继而细菌等附着在受破坏的皮肤表层进行大量繁殖,并消耗附着面的营养,形成病灶,病灶受多重细菌致病生物的感染,再发展成为溃烂、烂皮、烂身等疾病。发生以上疾病的鱼,大多数不单单是溃疡、烂皮的问题,很多时候都伴随有腹水,肠炎,肝胆病,细菌性败血症,诺卡氏菌病等。

发病原因:

一、发病的主要原因:天气持续高温、闷热、多变,且时有暴雨,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有害细菌繁殖加剧,导致养殖水体恶化,各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普遍偏高;加上越冬爬底习性,使得鱼体容易被病菌感染,继而发病。

二、黄颡鱼放养密度过大。鱼类排泄物增多,水质较差,鱼类长期处于半缺氧状态,加之活动空间减少,活动力减弱,使得寄生虫、细菌等病原更易感染寄生;

三、黄颡鱼养殖池塘多为时间较长的老池塘,水浅淤泥深,未做好池塘及鱼苗的彻底消毒工作;

发病症状:病鱼游泳失常,焦躁不安,体表颜色不均,体表溃烂,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亡。病鱼体表病灶呈斑块状充血,病灶逐渐烂成血红色凹陷,严重时可烂到肌肉或骨骼,甚至遍及全身。若继发感染细菌、真菌,在溃疡灶表面可见“白毛”或“黄毛”症状。在病发初期,鱼的摄食情况不受影响,在后期则会出现浅部溃疡,并常伴有棕色的坏死,大多数黄颡鱼在这个阶段就会死亡。

浅谈黄骨鱼烂身烂皮病因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建议预防方案:需提前预防,避免加水或换水等操作,因为水质变动过大,极易造成鱼体应激,发生脱粘、体表发红等现象,导致鱼体质下降而患病。另外,可用温和的消毒剂或碘制剂(如BAO-I水安康150-200克/亩泼水)抑制丝囊霉菌、细菌生长和感染,同时使用微生态制剂(如水之源WTP进口芽孢50克/亩)调控鱼塘水质,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治疗建议方案: 

第一步:调水、解毒

由于发病鱼塘大多亚硝酸盐浓度较高,而且养殖户多用过毒性较大的烈性消毒药和杀虫药,所以只有先调水、解毒、降亚硝酸盐,才能提高后续用药的效果。同时停止投喂饲料或冰鲜鱼。

第二步:消毒

为防止病原扩散,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发病后鱼体质较弱,不宜选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宜选用聚维酮碘(如BAO-I水安康)、戊二醛溶液、苯扎溴铵溶液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消毒。

第三步:内服药物:

建议使用BAO-I按5毫升1-2公斤拌料+三黄中草药类产品内服2-3天,停服后,用解毒护肝类产品+维生素应激产品拌料投喂,每天二次,早晚各一次,连服七天,投喂3天后捞鱼检查可发现鱼体一些小伤口已基本愈合呈方块状补丁样,且补丁颜色与周围颜色不一致而多呈现灰色。如大一点的伤口还没完全收口,可酌情继续补喂2-4天进行巩固。同时使用生石灰进行塘底消毒。

综上所述:烂身病属于一种慢性病,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事项:

1、治疗期间及刚治好病后不要大量换水、大量施肥及捕鱼,以免引起应激反应,而加重病情或复发。

2、治疗期间最好不要投喂冰冻海水鱼,宜选择新鲜淡水鱼或优质配合饲料制作药饵进行投喂。

3、发病后,必须及时捞除病死鱼,争取尽早控制病情,以免扩大感染。

4、病治好后,仍应继续做好预防工作,鱼体对该病不产生终身免疫。

5、时刻保持“防大于治”的养殖心态,经常投喂乳酸菌或应激维生素类产品,提高鱼体免疫力,减少病害发生率。

(以上资料部分是由作者林冲通过网络资料或相关文献参考整理而成,如有相关文献侵权,请知会!)

1、来源:南方水产网、南方水产微信公众平台

2、作者:湛江市水产学会

相关文章

  • 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技术小结
    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技术小结

    1、池塘准备:养殖鱼种或商品鱼的池塘面积5亩。幼鳖池、商品鳖池要有晒背场。每年池塘都消毒,消毒一般采用漂白粉,消毒时池塘留水30cm,亩用25kg漂白粉化水后全池泼撒。平时池塘防病要避免使用对鳖有伤害的药物。2、亲鳖放养及产卵孵化:一亩放雌亲鳖60~80只,雄亲鳖10~15只(雄鳖不能多,否则会造成亲鳖大量伤亡),每3...

    98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甲鱼白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甲鱼白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白斑病也称为毛霉病、白霉病,是一种寄生性真菌病,严重危害稚鳖、幼鳖,传染快、死亡率高,在我国南北各个鳖养殖区都有发生。病原毛霉菌属的一种霉菌。流行情况白斑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以早春4月~6月稚鳖、幼鳖越冬苏醒后和晚秋9月~10月越冬前最为严重;流行水温是15℃~35℃,当水温在25℃以上最易发生;流行区域遍及我国南北...

    52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黄颡鱼“断头症”一例
    黄颡鱼“断头症”一例

    四川省邛崃市陶师傅一5亩鱼塘,水深1.2米,配备2台1.5kW增氧机。塘内有老口黄颡鱼6000斤左右,规格500g/尾以上。2016年3月底,水温上升,鱼吃料渐渐增强,也长得快,没有出现死亡现象,直到5月下旬,受天气变化影响后吃料差,开始慢慢死鱼。5月27日,发现有零星死鱼,出现死鱼前五天左右开始吃料不好,到别的药店检...

    451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泥鳅之乡”墩尚镇泥鳅养殖业见闻
    “泥鳅之乡”墩尚镇泥鳅养殖业见闻

    金秋季节,走进墩尚,漫步在204国道两旁泥鳅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每个农民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泥鳅属鲤形目,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比一般鱼类高出几倍,素有“天上斑鸠,地下泥鳅”之誉称。《本草纲目》中记载泥鳅有暖中益气之功效……现代医学临床验证,采取泥鳅食疗,壮阳健体,开胃滋补……韩国人视其为“水中...

    306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海水珍珠石斑鱼黑身苗是怎么回事
    海水珍珠石斑鱼黑身苗是怎么回事

    海水珍珠石斑鱼有黑身的小苗,咋回事?养殖中要注意什么?答:一般情况下,出现黑身苗的数量不多,且传染性不强或不传染,只是偶尔有几个苗种出现黑身,不是传染性的病害,是苗种培育过程中个别苗种出现的身体免疫问题或开口阶段没有吃上食或个别苗种机能较差等问题,应该是正常的弱质的苗种淘汰。如果出现大规模的黑身问题就要用显微镜检查,看...

    13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全方位解读“加州鲈零排放圈养模式”
    全方位解读“加州鲈零排放圈养模式”

    加州鲈零排放圈养系统由圈养捕捞系统、增氧曝气系统、集排污系统、固废分离系统和池塘水体净化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零排放圈养系统的结构图“零排放圈养系统”的5个关键组成部分如下:01、圈养捕捞系统圈养箱为圆柱体,内径4.0m,高3.1m,平均水深1.8m,养殖容积约25m3,单个圈养箱的产量可突破10...

    1971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海大饲料+技术方案养鳊鱼阶段性效果展示
    海大饲料+技术方案养鳊鱼阶段性效果展示

    一、客户背景:鲸塘海大客户洪老板,养殖历史三年,一直使用海大3年,2个成鱼塘口,25亩+25亩,以鳊鱼鲫鱼养殖为主。二、养殖模式:东池、西池放养合计如下表:三、近期打样效果(6.24-7.12);1、成活率:2015年,到目前为止,合计死鱼不超过20条鳊鱼,约20条鲫鱼;2014年,全年死鱼不超过50条。2、体质情况:...

    1523 淡水养殖 鳊鱼 鳊鱼养殖 鳊鱼养殖技术 鳊鱼养殖方法
  • 草鱼苗种健康培育技术
    草鱼苗种健康培育技术

    1.池塘条件草鱼苗种培育池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深2米~2.5米,池形东西走向,环境安静,四周无高大树木及建筑物,便于渔池采光、通风。池岸整齐,堤坝牢固,池底平坦,保持淤泥10厘米~20厘米深,土质为壤土或沙壤土,池塘保水保肥性好,便于拉网操作。池塘水源稳定可靠,进排水方便。电力、排灌机械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2.放苗前...

    763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鳗鱼养殖常见病开口病防治技术
    鳗鱼养殖常见病开口病防治技术

    1.病原:不详,通常认为是病毒性疾病。2.症状:口腔黏膜充血,肌肉糜烂,上、下颌充血、糜烂,上颌缩短,额骨、顶骨与相邻骨失去连接,齿骨与关节骨之间的连接断开,导致口腔完全失去张闭能力,呈开口状态。病鱼颅腔出血、口腔黏膜出血、头部肌肉出血,血液中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生。一般体表及内脏无明显症状,但病情严重时可见肝脏充血...

    2143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今秋培幼苗 明夏收成鱼
    今秋培幼苗 明夏收成鱼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生长旺季,秋季鱼种管理应抓好清塘、分养、稀放、投饵、巡池五项工作。清塘池塘经2-3个月鱼种培育,水质多已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分养鱼种按不同规格分养,做到同池所放鱼种规格一致。一般16厘米以上的鱼种可投入到成鱼池套养,偏小鱼种则...

    4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鮰类肠败血症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鮰类肠败血症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本材料由农业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整理,供防治工作中参考。具体措施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和人员指导下实施。一、临床症状患病初期,病鱼胸鳍侧有直径为3-5毫米的损伤,外部如针状的创伤,并深入到肌肉。病鱼头朝上尾朝下悬挂于水中,有时呈痉挛式螺旋游动,继而死亡。因鮰鱼规格和个体免疫力等差异,鮰类肠...

    2573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俄罗斯鲟、小体鲟和闪光鲟鱼苗培育方法
    俄罗斯鲟、小体鲟和闪光鲟鱼苗培育方法

    保持水中充足的溶氧、适宜的水温和足够的适口饵料是培育鲟鱼苗成功的关键。鱼苗培育期间主要技术指标有:(一)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养鱼苗以500-600尾为宜,深1米、长和宽为2米×2米的玻璃钢水槽常放养鱼苗为2000-2500尾。鱼体长度达到4-5厘米时要及时分槽,将不同大小的鱼苗分开饲养,以降低密度,防止鱼苗自相残食。...

    1266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河蟹暂养死亡原因分析及注意事项
    河蟹暂养死亡原因分析及注意事项

    河蟹暂养有两个目的:一是使部分“黄蟹”完全成熟为“绿蟹”;二是待价而售,充分发挥地区、季节差价获得较高利润。但不少养殖户片面追求暂养规模,忽视河蟹暂养技术的提高,易造成大批暂养蟹死亡,经济损失颇大。一、死亡原因1、生理性死亡:河蟹性腺成熟后,需要进入海江交界处的咸淡水区域进行生殖洄游,如继续在淡水中暂养,会造成体内渗透...

    167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网箱养殖
    鳜鱼网箱养殖

    1、方式(1)套养:即一次性放养饵料鱼和鳜鱼种,在养殖的全过程中,随着鳜鱼生长,以浮游生物为主食的饲料鱼种的规格也同时增大,使套养的鳜鱼始终有充足、适口的饵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水体中低级的浮游生物迅速转化为鳜鱼。(2)单养:即把鳜鱼种单独放入网箱内,按其吃食和生长情况,定期投放饵料鱼。2、方法(1)水面选择:凡是适合...

    6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江苏盐城地区鲫鱼养殖大红鳃病如何处理?
    江苏盐城地区鲫鱼养殖大红鳃病如何处理?

    09年在射阳第一次知道这个毛病,到今年在大丰鳃出血全面爆发,只有短短4年,整个盐城鲫鱼养殖模式的改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年大丰:有两个养殖大户,鳃出血死鱼造成了每人超千万元的直接损失;某养殖场,鲫鱼养殖户发鳃出血发病率超过60%,而仅仅是一个塘口的鲫鱼种是在射阳疫区拿的;6-8月因为发病出鱼,使得鱼价同期跌了1块钱;目...

    2841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