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时间 : 2023-01-02 04:55:44 投稿人 : 凡之 点击 : 722 次 加入收藏

肖述,符政君,张跃环,喻子牛

(中国科学院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广东湛江524001)

摘要:对我国南方海域分布的熊本牡蛎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熊本牡蛎繁育周期较香港牡蛎长,每年4月到10月共6个月繁殖时长;幼虫培育以单一云微藻全程投喂,各阶段发育正常,并最终能完成正常变态;熊本牡蛎对苗种繁育密度具有较高敏感性,6日龄前(壳高低于150µ)繁育密度以10个/ml实验组生长最快(壳高148.22µ±6.98)、成活率最高(68.43%±13.56),壳顶中后期以密度为5个/ml实验组表现最佳;盐度实验表明,熊本牡蛎具有广盐性,15ppt-30ppt都可以进行该牡蛎苗种繁育,生长与成活率结果表明最适盐度为20-25ppt。

关键词:熊本牡蛎;人工繁育;盐度;密度

熊本牡蛎(Crassostreasikamea)在分类上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翼形亚纲(Pterimorpjia)、珍珠贝目(Pterioida)、牡蛎科(Ostreidae)、巨蛎属(Crassostrea)。该牡蛎曾经被认为是长牡蛎(C.gigas)的一个地理亚种;后来通过杂交亲和试验、细胞染色体技术、同工酶技术等初步认定熊本牡蛎应当归类为独立物种[5,7];借助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厘清了熊本牡蛎的分类地位[6]。熊本牡蛎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经济型种类,长期被错误认为只存在于日本(日本南部九州岛屿的熊本县有明海湾)。此后有部分学者推测韩国以及我国部分海域均有分布[11]。现已证实该牡蛎我国主要分布区为广东、江苏、广西以及福建等地[1,3,8,10]。

熊本牡蛎不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值高,而且具有不同于其它牡蛎的优良特性——产品上市不受性腺发育影响,可填补牡蛎繁殖季节市场优质产品的空缺。但因该牡蛎个体较小,产量较低,在我国重视产量的年代一直未能引起足够关注,有关熊本牡蛎苗种繁育的研究工作屈指可数[2-3]。本世纪初,熊本牡蛎养殖在美国已得到产业化发展,产品满足其国内市场的同时甚至出口到了日本。2008年日本亦开始了苗种人工繁育和规模化养殖工作,冀望将熊本牡蛎打造成其特色养殖产业[11]。随着国际同行对该牡蛎价值的进一步挖掘,同时国内市场对稀缺性高品质牡蛎的扩大需求,熊本牡蛎苗种繁育及规模化生产等相关研究工作在国内显得重要而迫切。特别是近年来北方太平洋牡蛎深受夏季死亡困扰,广东、广西的香港牡蛎种类也常在冬末春初遭遇不明原因大规模死亡,此种背景下,发展熊本牡蛎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对于优化牡蛎产品结构、提升产品价值、保护牡蛎产业均衡、稳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诣在探索性展开人工育苗实践,为后续全面展开熊本牡蛎工厂化人工繁育及其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亲贝收集与性腺同步促熟

分别于2012年4月、7月、10月在湛江坡头区乾塘镇三窝收集熊本牡蛎亲本每次约30kg。2个小时内将亲本移往湛江东海岛“中科院热带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东南实验基地”。经表面清洗干净后,挑选优质个体笼养于室内水泥池促熟。每次选用亲本约100个,亲本壳高范围4.5-6.8cm,壳长3.4-4.2cm。促熟期间,采用自然海水,水温28.0—30.0℃,盐度25—26ppt,pH为7.5—8.2,投喂混合单细胞饵料(云微藻Chlorellasp.、金藻Isochrysiszhangjiangensis、角毛藻Chaetocerossp),其它按照正常管理。

1.2受精、孵化

在室内水泥池中经性腺同步化培育7天,解剖法受精,卵细胞经过500目筛绢网过滤,除去破碎的组织块团,置于50L事先处理好的盐度梯度海水中(温度:30℃;pH:8.1),浸泡10-20分钟后(具体浸泡时间依卵细胞成熟度来判断)。然后解剖雄性个体,精子活化5分钟后进行人工授精。并在盐度25ppt、温度30℃条件下进行受精、孵化。

1.3密度与盐度梯度培养

1.3.1密度梯度培养

孵化出的幼虫,部分以5、10、15、20个/ml的幼虫培育密度培养于100L聚乙烯白桶,设置3个重复。全程投喂云微藻(Chlorellasp.)。

1.3.2盐度梯度培养

另一部分幼虫置于4个不同盐度梯度培养系统中,盐度设置分别为15、20、25、30ppt。实验均在100L白色聚乙烯桶中进行,每个盐度验设置3个重复组。幼虫进入15ppt系统前经20ppt过渡培养1天避免盐度差异太大导致结果偏差。

1.4测定指标

受精以释放极体为统计依据计算受精率;孵化率为D形幼虫数与受精卵数量的百分比;幼虫存活率为每次测量存活个体数与D形幼虫数的比值;变态率为稚贝数与足面盘幼虫数量的比值。幼虫的壳高在10×目微尺下测量,测量时每次随机抽取30个个体。

1.5数据处理

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同实验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LSD),差异显著性设置为P<0.05。

2.结果

2.1受精、孵化

熊本牡蛎刚解剖出的卵呈梨形,经20min浸泡成熟后,卵径大小为50±2.15μm。孵化水温30.5℃、盐度25ppt。经15h发育成D形幼虫,消化系统开始发育,20h后显微镜观察可见体内消化系统发育充分,表明可以开口投喂。2012年4-10月份范围3次(4月、7月、10月)人工繁育均获得成功,且受精与胚胎发育正常。胚胎发育过程及其变化特征见表1、孵化及幼虫存活结果见表2。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表1熊本牡蛎的胚胎及胚后发育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表2孵化、变态及存活

2.2培育密度对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不同的培育密度(5、10、15、20)下,d=20个/ml实验组幼虫生长显著小于其它密度组(P<0.05),6日龄内d=10个/ml密度组幼虫生长最快(壳高148.22µ±6.98),但与d=5个/ml、d=15个/ml的实验组幼虫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图1)。9日龄后d=5个/ml实验组生长最快。相比生长速度,密度对幼虫存活率影响更大,从壳顶期影响尤其显著:5-15个/ml实验组存活率显著高于20个/ml实验组(P<0.05),其中,d=10个/ml组9日龄成活率高达68.43%±13.56,d=20个/ml实验组在12龄壳顶后期全部死亡,未能发育至变态阶段(图2)。d=5实验组,15日龄时成活率最高(36.88%±9.88)。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图1示不同密度对幼虫生长(壳高)影响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图2示不同密度对幼虫成活率(%)影响

2.3盐度梯度对幼虫生长(壳高)与存活的影响

spss多重比较结果如表3,可以看出不同盐度组生长速度存在差异,20ppt、25ppt两个处理组生长较快,两组内无显著差异,但与15ppt、30ppt盐度组存在显著差异(见表内同行间字母差异)。从表4看出不同盐度处理下成活率差异,15ppt、20ppt、25ppt成活率较高,3日龄成活率20ppt试验组达95.32%,成活率最高;9日龄成活率25ppt试验组最大(成活率为81.77%);15日龄成活率20ppt试验组最大(成活率为73.85%),从表可看出,15日龄成活率最差的为15ppt组,仅为50.55%。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表3.不同盐度处理组幼虫壳高生长

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表4.不同盐度处理组幼虫存活率%(×100)

3.讨论

广东海域熊本牡蛎性腺发育较香港牡蛎早,每年3月份性腺开始发育,4月份可产卵,一年内可多次产卵,每年繁殖周期长达6个月之久(广东每年4月到10月)。但为保证性腺的同步性,在其性腺发育中后期阶段进行室内营养强化,对后期苗种繁育十分有利。营养强化手段与其它牡蛎差别不大。精、卵质量对受精率影响较大,胚胎发育早期相比我国太平洋牡蛎与香港牡蛎略微快速。该牡蛎个体较小致绝对怀卵量较小,生产性大规模繁育时,需要亲本数量大。4月、7月、10月三次育苗实验都获得成功,预示该牡蛎在我国南海地区性腺恢复快,可多4-10月范围内多批次进行人工繁育。另外本实验中全程投喂单一云微藻,未发现熊本牡蛎幼虫明显不适现象,这对我国南方高温多雨、难以培养金藻的地区而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熊本牡蛎人工繁育密度对苗种繁育成败非常重要。6日龄前,苗种培育密度从5-20个/ml各密度组都对生长存活无显著影响,早期高密度组生长略好于低密度组,但均无显著差异,这种高密度组生长以及养殖系统稳定性好于低密度组现象,可能与牡蛎聚群生态特性有关,因牡蛎个体小(早期仅60-70µ),因此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可能部分依赖于群体大小与密度状况,这在其它贝类的生产实践中也时常有类似发现。但随个体增大(壳高超过150µ),低密度组d=5个/ml逐渐体现出生长优势,成活率高密度组d=20在12日龄阶段死亡率超过95%,可能原因是南方水温较高,随个体快速生长,养殖系统内代谢物含量急剧上升,极容易导致病害爆发,常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幼虫下沉、死亡现象。因此综合验结果,未来苗种生产在D形阶段可采用高密度培养(d=10),进入壳顶阶段,逐渐降低密度到d=5,最后壳顶后期、眼点期,可将密度进一步降低。我们随后的盐度梯度实验,采用不同发育阶段密度从10个/ml逐步调整到1-2个/ml,15日龄成活率在各盐度梯度下均得到明显提高。

该牡蛎具有广盐性,幼虫阶段对盐度的适应性反映了其自然分布海区的盐度特点,在我国沿海与香港牡蛎、太平洋牡蛎、福建牡蛎均存在生态位部分重叠,其最适盐度分布区域应介于香港牡蛎与另两种牡蛎之间。盐度梯度实验显示在15ppt到30ppt都可进行人工繁育,生长和成活率结果都表明20ppt、25ppt是熊本牡蛎最适盐度,其次为30ppt盐度组,成活率最差为15ppt实验组,该结果与国外学者研究结论相似[9]。盐度实验部分,为了获得相对稳定的实验结果,我们在不同发育阶段进行了幼虫密度调整,各梯度内始终保持了培养密度一致,因此不会对实验结论造成干扰,但提高了本实验苗种培育变态与采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杜玄,郭希明,钱鲁闽.福建沿海巨蛎属牡蛎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台湾海峡,2009,28(3):399-404.

2.吕晓燕.熊本牡蛎人工繁育与长牡蛎单体苗种培育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3.王昌勃.熊本牡蛎单体苗种生产和养殖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4.许飞.小庙洪牡蛎礁巨蛎属牡蛎间生殖隔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2009.

5.Ahmed,M.Cytogeneticsofoysters.Cytologia,1973,38:337-346.

6.BanksM.A.,HedgecockD.,WaltersC.DiscriminationbetweencloselyrelatedPacificoysterspecies(Crassostrea)viamitochondrialDNAsequencescodingforlargesubunitrRNA.MolMarBiolBiotechnol,1993,2:129-136.

7.Buroker,N.,Hershberger,W.,Chew,K.PopulationgeneticsofthefamilyOstreidael.IntraspecificstudiesofCrassostreagigasandSaccostreacommercialis.MarineBiology,1979,54:157-169

8.Reece,K.S.,Cordes,J.F.,Stubbs,J.B.,Hudson,K.L.,Francis,E.A.MolecularphylogenieshelpresolvetaxonomicconfusionwithAsianCrassostreaoysterspecies.MarineBiology,2008,153:709-721.

9.RobinsonA.GonadalcycleofCrassostreagigaskumamoto(Thunberg)inYaquinaBay,Oregonandoptimumconditionsforbroodstockoystersandlarvalculture.Aquaculture,1992,106:89-97.

10.Sekino,M.,Sato,S.i.,Hong,J.S.,Li,Q.Contrastingpatternofmitochondrialpopulationpersitybetweenanestuarinebivalve,theKumamotooysterCrassostreasikamea,andthecloselyrelatedPacificoysterC.gigas.MarineBiology,2012,159:2757-2776.

11.Sekino,M.InsearchoftheKumamotooysterCrassostreasikamea(Amemiya,1928)basedonmolecularmarkers:isthenaturalresourceatstake?FisheriesScience,2009,75:819-831.

1、来源:南方水产网、南方水产微信公众平台

2、作者:湛江市水产学会

相关文章

  • 70亩鱼塘每天死亡草鱼300多尾,5天内治愈
    70亩鱼塘每天死亡草鱼300多尾,5天内治愈

    池塘信息:江西上饶市余干县康山乡余永刚老板,池塘面积70亩,水深平均1米,养殖以草鱼为主。池塘问题:4月15号拜访余永刚老板,检测水质情况,pH值8.8,水体pH值较高,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都正常。草鱼每天死亡300尾左右,经过镜检没有虫,鱼烂鳃和蛀鳍严重,无其他症状。用药方案:4月16号使用洁水灵30包(由于天气为阴雨...

    1851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龟鳖疾病的综合预防—科学投饵预防(2)
    龟鳖疾病的综合预防—科学投饵预防(2)

    第十一讲龟鳖疾病的综合预防—-科学投饵预防(2)二、科学投喂为了达到科学投喂防病的目的,介绍几种投喂方法供养殖企业参考应用。1、房式水上投饵法房式水上投饵法一般适合野外养殖池塘,即在池塘中间或池边搭建一个投饵房,投饵房四周有使龟鳖通往房内的通道,通道口在房内的水中,为了避免龟鳖爬上时身上的水带到饲料中把饲料糊湿,通道的...

    846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黄颡鱼池塘养殖的水质与日常管理技术
    黄颡鱼池塘养殖的水质与日常管理技术

    1、水质管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以上,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加注新水、换水或施用水质改良剂等。定期换水,7~9月高温季节,一般每2~3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5~10厘米,使水位保持在1.5米以上,同时每天开动增氧机2~3小时,确保溶氧充足,避免浮头发生。2、日常管理。坚...

    1056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一例龙虾河蟹混养塘藻类老化的处理方法分享
    一例龙虾河蟹混养塘藻类老化的处理方法分享

    湖北监利县棋盘乡朱老板池塘面积23亩,平均水深60公分,虾道水沟1.5米,龙虾螃蟹混养拜访时间2015年6月26号下午目检:池塘藻老化,透明度低(10公分),下风口布满油膜,且部分藻类成红褐色板块分布。龙虾、螃蟹游动,大量上草,下风口地笼无虾。测水结果如下:ph9.8,氨氮0.10,亚硝酸盐0.05。处理方案:第一天,...

    53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罗氏沼虾和澎泽鲫鱼混养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罗氏沼虾和澎泽鲫鱼混养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罗氏沼虾与澎泽鲫成鱼混养或与澎泽鲫鱼种混养都是可行的,下面分别用1个生产实例介绍它们的主要技术措施。福建省漳州市水产站1996年进行了180亩罗氏沼虾与澎泽鲫成鱼混养实验,养殖周期180天,亩产罗氏沼虾225.5千克,规格40—50尾/千克;亩产鲫鱼126千克,平均体重0.4千克,最大体重达0.6千克;总产值237万元...

    1019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鳜鱼实用养殖技术常见病锚头鳋病防治方法
    鳜鱼实用养殖技术常见病锚头鳋病防治方法

    1.症状及危害:由铁锚虫寄生引起,寄生部位发炎红肿,组织坏死,易感染其他疾病。锚头鳋对各龄鳜鱼都可危害,其中尤以鱼种危害最大。小鱼患病后,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失去平衡,甚至虫的头部钻入寄主内脏,病鱼不久即死。2.防治方法:①水源采用1克/立方米浓度的晶体敌百虫遍洒;②配套饵料鱼池必须定期杀虫消毒,购进的饵料鱼必须先消毒...

    1009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河蟹苗常见运输方法之袋箱水运技术介绍
    河蟹苗常见运输方法之袋箱水运技术介绍

    将蟹苗和水草放进注水的尼龙袋或将蟹苗与水放进鱼苗孵化箱,再分别充氧气装运,叫袋箱水运。此法除以上注意事项外,尚需注意:①袋箱牢固,要密封不透气漏水,尼龙袋双层结构,圆柱方形皆可,只留一个进、排水和可充氧气的管口;②袋子不宜过大,便于搬运,体积以4000mL~6000mL为宜;③装清洁淡水至每袋容量的1/2~1/3,每袋...

    203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网箱囤养河蟹技术要点
    网箱囤养河蟹技术要点

    最近有部分科技示范户为了错开河蟹销售高峰,寻找出售产品的最佳时机,采取网箱囤养延缓河蟹上市时间,以获得销售效益的最大化。河蟹囤养存在一定的风险,若措施不当,将造成对河蟹的损伤,严重影响囤养成活率,如何降低网箱囤养河蟹的死亡率,现提出如下几点意见:一是合适的囤养时间。起捕入箱的时间为每年入冬前后。如过早起捕,因水温还较高...

    113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2019年春季加州鲈鱼苗的养殖记录
    2019年春季加州鲈鱼苗的养殖记录

    今年2月至4月,我亲自参与了公司在攀枝花客户养殖场和雅安农大养殖基地的两次春季鲈鱼苗实际养殖,以下是我在养殖中的记录,与此同时写有一些看法是我请教他人或从相关资料上总结的,如有错误,请大家批评指正。攀枝花:2月26日晚上7点左右禾晨公司第一批早春鲈鱼苗从厦门出发,3月3日凌晨12点过到达攀枝花客户的渔场,3点之前全部下...

    1001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鳗鲡赤鳍病防治参考处方
    鳗鲡赤鳍病防治参考处方

    病名鳗鲡赤鳍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症状病鱼食欲不振,离群慢游或停靠池壁、饲料台不动。鳍条充血发红,腹部、体侧皮肤充血,肛门红肿。严重时腹部等处可见出血斑块。有时头部、躯干、尾部皮肤会有局部坏死。并感染水霉。肠道明显充血发红,肠道脱屑性卡他炎症是重要特征。肝淤血呈暗红色,肝细胞脂肪变性。肾肿大,肾小球、肾小管明显病变。危害对...

    2889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防治方法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小瓜虫病防治方法

    1.流行:小瓜虫病一般在出现水质不良、鱼池面积过小、放养密度太大、水温在25℃以下、连绵阴雨天气多发等情况时,会严重危害3~5厘米规格的长吻鮠苗种。2.症状:在鳃、鳍和体表皮肤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小白点”,此后数量增加很快,2~3天之内就能布满全身。3.防治方法:小瓜虫病较难治疗,如果发现晚了往往难于救药而造成毁灭性的损...

    1351 淡水养殖 长吻鮠 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养殖技术 长吻鮠养殖方法
  • “绿康源”在治愈鲫鱼烂身病中的应用
    “绿康源”在治愈鲫鱼烂身病中的应用

    江苏兴化陈家村陈富雄老板,池塘面积有10亩,水深1.5米,去年存塘鱼,鲫鱼1万斤,草鱼2万斤,每天投喂160kg饲料。4月21日:鲫鱼死亡量从一两尾增至20尾,主要是1.2斤左右的大鲫鱼,鱼吃食明显下降。诊断发现,烂身严重,30%左右鲫鱼出现不同程度的烂身,烂身部位集中在胸鳍及背鳍处(如上图);斜管虫、车轮虫较多;水体...

    1029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长吻鮠无公害鱼种夏季培育管理技术
    长吻鮠无公害鱼种夏季培育管理技术

    长吻鮠鱼种培育是指将鱼苗从5厘米培育到20厘米左右的大规格鱼种的过程。其中,夏季高温多变的天气对鱼种培育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夏季培育鱼种时,日常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质调节培育池的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根据天气和鱼的生长情况,逐渐提高水位,水温高于28℃时应加大注水量,水温高于35℃时,每天应注入一次新水,每...

    563 淡水养殖 长吻鮠 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养殖技术 长吻鮠养殖方法
  • “漳州杂交苗”温室养殖模式养殖特性采访
    “漳州杂交苗”温室养殖模式养殖特性采访

    □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德清分部李庆亮鳖的温室养殖模式已经兴起很多年了,一直以来,主要的养殖品种为台湾鳖和泰国鳖,不过近年来,台湾鳖和泰国鳖的苗种呈现出退化的迹象,从各苗商购进的苗种质量参差不齐,病害频发,养殖效益较低,于是一些杂交型的苗种渐渐为养殖户所接受。此次,笔者便采访了浙江湖州地区的甲鱼老养殖户,对“漳州杂交苗”...

    111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菱塘套养泥鳅
    菱塘套养泥鳅

    1.菱塘的选择和建设菱塘应选择在地势低洼、水源条件好、灌排方便的地方。菱塘的选择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选择的塘口靠近水源,至少5年未种过菱角,以鱼塘改菱塘效果尤佳,鱼塘塘底淤泥深、肥,有机质含量一般在5%以上;二是有一定的排灌条件,枯水期水层保持在2060厘米,汛期水深不超过150厘米,水位涨落平缓;三是水质清亮,无污染...

    1023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