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急性烂鳃,很多地方又称鲤鱼疱疹病毒,目前已成为鲤鱼养殖的头号杀手,很多养殖户都是谈“鳃”色变。尤其是近几年,在我国鲤鱼集中养殖区比如河南、天津、东北等一些省份都大面积暴发,发病快,死亡率高,很多死亡率都在50%-80%,有些处理不及时甚至达到全军覆没。
一、流行情况
该病多发生在水温20度以上,春夏或是夏秋季节变换之间,该阶段气温不稳定,水质突变,也是一个诱导因素。目前从发病池塘来看只感染鲤鱼,同池塘草鱼,花白鲢不发病,当然该病有时也会感染鲫鱼,但是目前在北方不是太常见。从3、4公分的鲤鱼苗到成鱼都会感染。发病周期5-7天,一般发病3、4天会是死亡高峰期。
二、临床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在水面或池塘四周漫游;病鱼头吻部表皮和眼球儿明显凹陷;鳃丝有增生,粘液增多,局部烂鳃比较严重;内脏:脾脏肿大,肝脏发白,肠道无食。如下图:
鳃丝肿胀,鳃丝粘液增多
眼球凹陷,头部骨骼塌陷
体色发黑
肝脏糜烂
三、治疗方案
(1)停料鱼一旦发病,立刻停料,让鱼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功能,增强自身免疫。
(2)“水博士”+“黄金多糖”全池泼洒,下午五黄+“超碘”消毒。第二天再来一遍。发病周期5-7天,一般发病3、4天会是死亡高峰期。照此方案基本能得到有效控制。
四、发病原因
1.气候原因。春夏交替之际,昼夜温差变化太大。池中藻类不稳定,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用药导致倒藻、转水。一些藻类毒素多方面诱发鱼类疾病。总之一句话就是水环境的不稳定。
2.池塘老化,多年没清淤,淤泥厚度50甚至100公分,导致池塘有害菌大量滋生。
3.盲目增大放养密度。今年很多地方塘租翻倍增加,有些养殖户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盲目增大鱼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的增加和相应的管理模式及养殖观念的落后导致池塘有机物增加,病原菌滋生严重,从而更容易诱发鱼类疾病。
4.长期不换水和消毒,水体老化和水质恶化,使池塘有害菌大量繁殖。
5.防病意识薄弱。很多用户在鱼类不发病的时候基本不用什么药,尤其对改底调水的工作往往是水坏的时候再用,这时的效果肯定是不好。
6.缺乏科学的诊断,发病时认识不足按照常规方法治疗,病急乱投医,耽误病程。
五、预防措施
(1)定期改底
底改产品的定期使用,对很多养殖户来说不太容易接受。但是从今年这个鲤鱼发病情况来说一些老塘还有一些长年不清淤泥的池塘发病机率很高。因为一些细菌还有一些病毒颗粒往往能在底层淤泥中存活很长一段时间,一般的消毒剂很难达到底部进行彻底消除,所以我们建议定期改底,一般在10天左右一次,多建议使用一些氧化分解性底改,效果会更好。推荐使用大厂家的产品,比如北京水世纪的“全效底改片”。
(2)定期肥水
俗话说的好养鱼先养水,但是很多养殖户往往把这个环节给忽视了。我们讲当水中一些营养成份,包括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的时候就会导致转水倒藻,水质会发生变化。而往往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水质的突变诱发的。所以,如何去保证水质的稳定和藻类的活力,就需要我们定期补充一些营养元素。有些养殖户也存在很多的误区,认为我的水很肥了根本不需要肥水。这种观念更是大错特错,我们水很肥不代表水的藻类活力就很强,水肥不代表水中的微量元素就不缺乏。所以我们必须少量多次的定期进行追肥,保证水体的“肥、活、嫩、爽”,保证水体的稳定性。
(3)定期调水
6-8月份,多使用微生态制制剂,比如“优加益生菌”或是“活力益水素”,平衡菌相,分解水中有机物,促进水中物质循环顺利进行从而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4)定期内服
我们知道疾病发生的三要素,水生动物、病原、环境。环境还是疾病发生的诱导因素,而水产动物本身却是主导。近年来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营养配比越来越丰富,鱼儿的生长速度也是越来越快。而相应的鱼本身的消化吸收功能却没有跟上,所以也容易引发一些鱼的营养性疾病。所以我们建议定期内服一些保护肝脏和免疫增强剂。比如“生命元”和“肝胆泰乐”,同时也要加入一些抗病毒的药物。
(5)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
虽然我们提倡以调水为主,但是合理的消毒也是有必要,可以杀灭水中的有害菌。
六、讨论与小结
对于这几年普遍死鲤鱼的情况,不仅仅是1斤左右的成鱼,2两左右的鱼苗同样有这种情况,有的整坑的鱼苗感染致死。对今年这种突发的鲤鱼疾病,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疑似疱疹病毒加急性烂鳃”混合感染所致。也有很多人把它当成单纯的细菌性烂鳃来治,结果大量使用外用消毒剂,结果越消死鱼越多,造成巨大损失。
综上所述,以后的水产养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各种疑难杂症层出不穷,如果单纯是等到鱼发病了才去治,那起到的效果会是微乎其微。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养殖,对待鱼病更是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定期巡塘,早发现早治疗,从水环境的调控和鱼体本身体质的增强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共同努力把鱼养好,使广大养殖户取得更大的养殖效益。
来源:水世纪华北团队
作者:贾宏升
微信公众号:北京水世纪(beijingshuishiji)